(聲明:本文僅用于科普用途,為了保護患者隱私,以下內容里的相關信息已進行處理)
摘要:患者,男,82歲,因左髖部疼痛不適、活動受限,并且不能行走,來院就診。根據患者癥狀及相關檢查,最終以“左側股骨頸骨折”收入住院。結合患者病情予以腰骶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后,患者重獲站立。
【基本信息】男、82歲
【疾病類型】左側股骨頸骨折、腦梗死后遺癥
【治療醫(yī)院】鞍山市中心醫(yī)院
【就診時間】2020年11月
【治療方案】腰骶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
【治療周期】住院治療20天,定期隨訪中
【治療效果】左髖部切口愈合良好,左足趾感覺運動良好,其末梢血運正常,人工關節(jié)內固定在位。
一、初次面診
患者,男,82歲,自述于7小時前不慎在家中摔倒,當即感覺左髖部疼痛不適、活動受限,并且不能行走,由家屬輪椅送至我院急診科就診,急診完善左髖關節(jié)平片示:左股骨頸連續(xù)性終端,頭下型,完全移位。于是急診將患者轉診到我科。
通過問診,了解到該患者平素身體一般,4年前曾有腦梗病史,遺留了行走不穩(wěn)伴跛行的后遺癥。了解患者病史后,為患者進行了體格檢查,提示:左下肢外旋畸形,左髖部稍腫脹,左髖關節(jié)壓痛(+),左髖部叩擊痛(+),左髖關節(jié)活動障礙,左下肢縱向叩擊痛(+),左下肢關節(jié)血運正常,足趾關節(jié)運動良好。為進一步對治療,將患者以“左側股骨頸骨折、腦梗死后遺癥”收入我科住院治療。
二、治療經過
入院后,給患者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檢查,雙下肢CT示:左股骨頸(頭下)骨質斷裂、成角、移位,部分嵌入,股骨頭球面光滑,髖臼未見異常,關節(jié)間隙正常,關節(jié)囊見少量稍低密度液體,提示左側股骨頸骨折,少量關節(jié)積液;X線檢查示:左股骨頸連續(xù)性中斷,頭下型,完全移位。結合患者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明確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
臨床上針對股骨頸骨折,最佳的治療方法是手法復位內固定,但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只能適用于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故在與患者及家屬進行商討后,決定予以患者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
在確認患者無手術禁忌后,于患者入院后第12天,在腰骶叢神經阻滯麻醉下行左側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術后給予抗生素抗感染、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鹽酸哌替啶以鎮(zhèn)痛、補液等治療。切口定期清潔換藥,未拆線,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
術后標本病理結果:左側股骨頸骨折。術后第3天復查髖關節(jié)X線提示:對線尚可,內固定在位。
三、治療效果
患者住院期間一般情況尚可,神志清楚,精神、飲食及睡眠可,大小便未見異常。左髖部切口愈合良好,未拆線,外敷料未見明顯滲血、滲液,左足趾感覺運動良好,末梢血運正常?;颊咦愿辛己?,于是在住院第20天時,患者及其家屬要求出院。囑患者回家后注意休息,定期回醫(yī)院進行復查。
四、注意事項
1、建議患者回到家后注意休息,一個月后專家門診復查,暫扶拐或助行器功能鍛煉。
2、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左髖關節(jié)屈曲大于90°,避免左下肢內旋內收(避免下蹲、坐矮凳)。
3、術后1月、3月、半年至一年復查X線一次;切口隔日換藥,術后2周傷口愈合良好后拆線,體表等部位出現炎癥時及時治療。
4、改善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合理睡眠,避免情緒起伏波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身體出現讓任何不適癥狀,及時就診。
五、個人感悟
股骨頸骨折是髖部最常見的損傷,這種骨折多因走路不小心跌倒,臀部著地而引起,傷后髖部疼痛,無法站立和行走。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見的骨折之一,其危害性較大,有相關數據顯示,由于骨質疏松導致的股骨頸骨折,患者1年內的死亡率為20%,存活者的致殘率為50%。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以預防股骨頸骨折:
1、加強對老年人的照顧和保護,避免地上有水。浴室里一定要有防滑拖鞋、防滑墊,淋浴后及時擦干地面,可有效避免老人摔倒。
2、對行動不便的老人,不要隨意走動,盡量在有人攙扶時活動;對于能夠活動的老人,最好借助拐杖,以免跌倒。
3、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盡量少外出,如必須外出,請穿防滑鞋。
4、睡醒之后,別馬上下床,可在床上坐1-2分鐘,清醒后再下床。
5、飲食上可以多吃些高鈣食物,比如牛奶、蝦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