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癌在腸壁形成腫塊,造成不同程度的腸梗阻,糞便的積存長期刺激腸壁引起糞性腸炎而腹瀉,腫瘤潰破侵犯血管造成便血,這些癥狀很容易被誤診為慢性腸炎。引起慢性腸炎的疾病不少,比如慢性痢疾、腸結核、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這些疾病的共同特點是腸粘膜有廣泛的炎癥,所以排便次數增多。一般每次能排出些糞便,糞便中可能混有血和粘液。慢性腸炎病人排便前一般先有腸蠕動增加,所以病人常感到腹痛或腹部不適,排便后可以緩解,便意也解除,直到下次發(fā)作。兩次發(fā)作一般間隔一到數小時,慢性腸炎一般無明顯的梗阻現象,而結腸癌病人雖然排便次數也增多,但排出的常常不是糞便,只是一些血和粘液。即使有糞便排出,血和粘液與糞便不相混合,而是粘附在糞便表面。除非晚期合并有腸梗阻,大腸癌病人排便前一般沒有腹痛,排便后便意也不會明顯減輕,常常有排便不盡的感覺。但要真正辨別患者是結腸癌還是慢性腸炎,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做腸鏡檢查并取病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