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化斑疾病
疾病介紹
-
軟化斑也稱軟斑癥,它是一種罕見的組織學上獨特的炎癥反應性病變,通常由腸道細菌引起,可以侵犯許多器官黏膜,如前列腺、輸尿管和骨盆黏膜、骨、肺、睪丸、胃腸道、皮膚和腎等。
病因
-
軟化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發(fā)病原因
常由腸道細菌引起,侵犯多個器官,但最常見的是泌尿系受累。
(二)發(fā)病機制
本病的發(fā)病機制不清楚,但一半病例與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高γ球蛋白血癥、免疫抑制治療、惡性腫瘤、慢性嚴重疾病、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AIDS等有關。目前的觀點認為這種病變是巨噬細胞功能缺陷,阻斷了溶酶體對吞噬細菌的降解,從而細胞質里未消化的細菌碎屑過多導致發(fā)病。推測為微管的缺陷使溶酶體向巨噬細胞胞液的運動受影響,并減少溶酶體酶在巨噬細胞內的釋放。MG小體可能是磷酸鈣和其他礦物質在這些過多的溶酶體酶上的沉積所形成。
大體組織學上,軟化斑與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相似的另一表現(xiàn)為所謂的巨膀胱樣間質性腎炎。這種間質性腎炎,間質浸潤的細胞呈多形性,以含有結晶狀物質的組織細胞為主。
癥狀
-
軟化斑有哪些表現(xiàn)及如何診斷?
1.Honjo等報道1例年齡只有4周的男性嬰兒患雙腎軟化斑,表現(xiàn)為低熱、驚厥、嗜睡、嚴重貧血、肝臟腫大、雙腎腫大及腎功能減退,血和尿培養(yǎng)大腸埃希桿菌陽性。
2.成年患者臨床上常有肋腹疼痛和活動性腎感染的表現(xiàn)。兩側腎臟可以同時受損,有時臨床表現(xiàn)酷似急性腎衰竭。偶爾,腎臟軟化斑可導致腎臟破裂。Mitchell等報道1例患者表現(xiàn)為長期原因不明的發(fā)熱。尿路發(fā)生節(jié)結性軟化斑引起排泄障礙及腎后性腎功能衰竭,腎移植患者則發(fā)生移植腎臟功能減退。
3.軟化斑可侵犯多系統(tǒng)多器官,如腎臟軟化斑伴雙肺損害、大腸埃希桿菌性內眼炎等。國內陳氏報道1例53歲的女性患者在糖尿病基礎上發(fā)生反復發(fā)作的腎盂腎炎,繼而出現(xiàn)腎臟腫塊、上消化道出血,手術后病理檢查確診為軟化斑。
4.存在使全身免疫功能下降的基礎疾病,尤其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的患者,發(fā)生尿路感染或泌尿系統(tǒng)占位性病變時,應高度懷疑本病之可能。
5.腎的軟化斑同黃色肉芽腫性腎盂腎炎一樣,發(fā)生在慢性感染并發(fā)梗阻時,除了軟化斑具有MG小體外,大體組織學特征這兩個病幾乎是相同的。但MG小體一般難以分辨,組織切片作免疫組化及電鏡觀察是必要的。而在腎臟軟化斑的早期階段,缺乏典型MG小體的表現(xiàn),此時超微結構檢查有助于與其他疾病引起的組織細胞性間質性腎臟損害鑒別。
6.對雙腎軟化斑患者進行核素閃爍檢查,如發(fā)現(xiàn)Tc-99m葡庚糖酸鹽成像局灶性皮質缺損的對應部位Ga-67活性顯著增高,而In-111白細胞腎臟掃描則無顯著異常時,可有助于本病的診斷。
檢查
-
軟化斑應該做哪些檢查?
1.尿液檢查 大腸埃希桿菌是尿中培養(yǎng)出的最常見的微生物。
2.血液檢查 可見嚴重貧血。
3.組織病理學檢查 軟化斑塊多數(shù)局限在黏膜,外觀表現(xiàn)為柔軟、黃色、輕微隆起、并常常融合成3~4cm的斑塊。顯微鏡下斑塊由巨噬細胞緊密集結而成,偶爾還有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含有豐富的、泡沫狀的、PAS陽性的胞質,此外,在巨噬細胞內和組織間質中的MG小體(即無機物的凝結層狀物)。MG小體直徑4~10mm,PAS染色強陽性,含有鈣鹽。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典型的晶狀結構,其中心為高密度的核,中間有一個光圈,周圍是薄片狀的圈。巨噬細胞內有細菌和吞噬溶酶體。
4.CT及磁共振(MRI)檢查 CT及磁共振(MRI)檢查結果提示非增強CT檢查時,軟化斑呈極強的高密度(105HU)影;T1-MRI、T2-MRI呈低密度信號,靜脈給予釓后有輕度的均一增強效應。以上特征與直腸常見的腫瘤及炎癥性病變有別,后兩種情況下MRI呈典型的等強度成像,而注射釓后則強度不一。這一觀察結果是否適用于腎臟檢查有待研究。
5.核素檢查 Cox等對雙腎軟化斑患者進行了核素閃爍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Tc-99m葡庚糖酸鹽成像局灶性皮質缺損的對應部位Ga-67活性顯著增高,而In-111白細胞腎臟掃描則無顯著異常。
鑒別
-
軟化斑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與其他慢性尿路感染性疾病鑒別,如黃色肉芽腫、慢性腎盂腎炎、尿道梗阻、結石等。
并發(fā)癥
-
軟化斑可以并發(fā)哪些疾病?
腎軟化斑常合并肝及十二指腸軟化斑,其嚴重并發(fā)癥為腎后性腎功能衰竭。
預防
-
軟化斑應該如何預防?
本病的預防去除誘發(fā)因素極為重要。對易引起本病的原發(fā)病積極給予對癥治療,尤其是預防和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因感染是本病形成的因素,這些細菌能將尿素分解為氨,使尿變成堿性刺激產生軟化斑,所以及時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能預防本病發(fā)生。
治療
-
軟化斑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一)治療
1.去除病因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如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使用免疫抑制藥的患者應盡量停止使用免疫抑制藥,減量使用無助于本病的控制。器官移植的患者,因為免疫抑制不能撤除,一旦發(fā)生軟化斑,病情難以控制。
2.抗菌治療 抗菌藥對細胞膜的穿透力是影響療效的關鍵之一。喹喏酮類抗菌藥(甲氧芐啶、環(huán)丙沙星)有良好的細胞膜穿透力,治療效果好,治愈率可高達90%。在軟化斑引起嚴重而廣泛的病理損害之前,早期抗菌治療可以逆轉病理損害。
3.外科治療 必要時進行外科切除或切開引流,外科治療的治愈率達81%。
4.氯貝膽堿(氨甲酰甲膽堿) 可以增加細胞內1-磷酸鳥苷的濃度,可能有利于糾正軟化斑的基礎損害。確切療效有待進一步考證。
5.腎上腺糖皮質激素 Honjo等報道1例嬰兒患者在使用抗生素的基礎上,加用大劑量甲潑尼龍治療后獲得治愈,隨訪3年生長發(fā)育正常??赡苣I上腺糖皮質激素對早期病例有益。
(二)預后
腎軟化斑過去預后較差,近年由于使用了甲氧芐氨嘧啶(Trimethoprim)、環(huán)丙沙星(Ciprofloxacin)等抗菌藥,預后大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