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全過程
閱讀:1.06w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
腹膜透析全過程
相關視頻推薦
-
-
腹膜透析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管感染嗎
閱讀:2.92w
- 腹膜透析腹膜炎不是腹膜透析管感染。
1、腹膜透析導管感染,一般指的皮下隧道出現(xiàn)紅腫熱痛,有膿點,一般與腹膜透析導管無關系,如果出現(xiàn)腹膜透析導管隧道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療,勤換藥,嚴重時,需要拔掉腹膜透析管。
2、而腹膜炎指的是,病人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腹透液引流出現(xiàn)渾濁液體,化驗有膿細胞,此時才稱為腹膜炎,而腹膜炎又分為細菌性、真菌性腹膜炎,此時,需要抗菌素抗感染,嚴重時需要停止腹膜透析,等腹膜炎治愈后,再進行腹膜透析。
-
劉綏軍
-
-
腹膜透析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管感染嗎
閱讀:3.03w
- 腹膜透析腹膜炎不等同于腹膜透析管感染。腹膜透析腹膜炎,一般也統(tǒng)稱為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就是在透析的過程中接觸了一些細菌性的或者是一些感染性的物質,導致感染、出口感染或者是隧道口的感染,而腹膜透析管路的感染就是腹膜透析的感染,是由于管路出口隧道在這個接觸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腹膜炎癥。所以,腹膜透析腹膜炎就不能簡單的說是腹膜透析管感染。
-
彭鈺
-
-
自動腹膜透析的透析模式
閱讀:3.20w
- 自動腹膜透析的透析模式的選擇如下:
自動腹膜透析一般有四種模式,第一種模式是RPD模式,主要針對急性腎功能衰竭,一般每次灌注腹膜透析液1到2升,間隔時間30-45分鐘,這樣清除毒素和水分比較多,尤其對心功能不全,急性腎衰的患者比較適用,第二個是CCPD,一般是慢性腎功能衰竭的時候常用,方法和CAPD相同,每次置入2升,保留4小時,然后放液,適應證和CAPD慢性腎功能衰竭是一致的。第三種方式是夜間腹膜透析,選擇的病人通常需要在白天進行工作,第四種是潮式腹膜透析,適應證一樣,但是放液的時候一般2升只放掉1升,然后再進行灌注,再引流。
-
劉綏軍
-
-
什么時候選擇腹膜透析
閱讀:2.83w
- 選擇腹膜透析的情況有:
1、有一些傳染病的患者,他周圍的血透中心沒有辦法提供透析機的,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就直接選擇腹膜透析。
2、病人的血管通路比較差的情況下,就可以考慮腹膜透析。
3、對于心血管風險比較高的或者是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的患者,腹膜透析更適合。
4、腹膜透析可以在家中操作,時間性和經(jīng)濟成本較好。
5、對小孩子或者是年齡特別大的,這些不能耐受血壓的快速變化的患者,可以考慮腹膜透析。
-
彭鈺
-
-
什么是腹膜透析
閱讀:4.14k
- 腹膜透析簡稱腹透,主要是利用人體自身的腹膜來進行透析,把體內多余的毒素排掉。腹膜透析的優(yōu)點如下:
1、可以減少患者心腦血管的并發(fā)癥,患者不用到醫(yī)院去;
2、能保存患者的殘存腎功能以及尿量,很多血透患者做了血透以后,沒有尿量了,而腹膜透析患者一直都有尿量。
腹膜透析主要的缺點是,因為患者自己在家里進行,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得腹膜炎,腹膜炎患者的腹膜功能就會大大下降,透析就不充分,另外腹膜患者因為在家里進行,所以他對透析的充分性不能把握、評估,所以腹膜患者也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腹膜液更換、透析方式的更替等。
-
鄢艷
-
-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哪個好
閱讀:10w+
- 這個問題各有優(yōu)缺點,腹膜透析有腹膜透析的優(yōu)勢,腹膜透析可以進行居家治療,也就是說透析的患者他可以,自己在家給自己進行換藥,然后每一個月到三個月到醫(yī)院去進行評估和復查一次。這可能是一個優(yōu)點,但也同時可能是一個缺點,因為居家的環(huán)境和醫(yī)院里的,清潔環(huán)境是不太一樣的,所以膜透析發(fā)生腹腔感染的幾率相對高一點。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優(yōu)點就是腹膜透析跟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比較便宜一點。居家治療便宜,而且對于一些早期的一些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腹膜透析可能更有助于殘腎功能的保護。也就是說進行腹膜透析患者,保持有尿的狀態(tài),可能相對血液透析會長一點。那么血液透析的優(yōu)點就是清除毒素和水分更加徹底更完全,而且每次的透析操作是在醫(yī)院一個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由專業(yè)的工作人員進行操作的。而且血液透析雖然老要來醫(yī)院,但是也時常能夠見到醫(yī)生,把自己各種各樣的這種臨床癥狀及時反饋給醫(yī)生,可以得到更好的一種治療指導,那么血液透析相比腹膜透析稍微貴一點,但是目前我們國家的醫(yī)保政策血液透析根據(jù)不同的醫(yī)保種類,血液透析的報銷的比例還是非常的高的,所以建議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居家環(huán)境,根據(jù)自己的疾病特點和經(jīng)濟能力以及醫(yī)保的種類和個人意愿,去選擇腹膜透析或者選擇血液透析。
-
李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