賁門癌術后并發(fā)癥有哪些 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閱讀:3.80w
提示:本內容不能代替面診,如有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
賁門癌術后三大并發(fā)癥,一個是吻合口漏,一個是吻合口狹窄,一個是吻合口的反流。術后的飲食注意少量多餐,避免吃一些太刺激的太硬的食物,特別是在圍手術期,這個范圍里頭,我們要對病人飲食方面特別的關注,不能一次吃的量太大,容易導致本來還沒有完全愈合,傷口或者吻合口造成負擔。賁門癌手術以后的這個飲食就是細嚼慢咽,少量多餐。
相關視頻推薦
-
-
什么賁門癌
閱讀:5.43w
- 賁門癌是指原發(fā)于食管和胃交界部位的一種惡性腫瘤,它一般可原發(fā)于胃,是指的胃的一些腫瘤,距門齒40公分的時候,齒狀線上下5公分,所以就叫賁門癌。賁門癌一部分是原發(fā)于食道,食道的一些鱗癌或巴瑞特食管可造成線細胞的惡變,然后形成腺癌,只要是距離齒狀線5公分以內的,都可以叫做賁門癌。
-
楊學亮
-
-
賁門癌是什么
閱讀:7.61w
- 賁門癌就是食管和胃結合的部位,現(xiàn)在也叫食管胃結合部癌,就是在食管下段5公分,和胃的上段5公分,這個部位發(fā)生的惡性腫瘤,我們叫賁門癌,過去叫賁門癌,現(xiàn)在叫食管胃結合部癌,這個部位應該是腺癌多見,如果取活檢是腺癌我們應該叫賁門癌。
-
朱彥君
-
-
賁門癌如何分期
閱讀:6.30w
- 賁門癌國際t n m分期標準是這么分的;
t是指原發(fā)腫瘤,tx原發(fā)腫瘤無法評價。t0是切除標本中未發(fā)現(xiàn)腫瘤;
t1是原位癌,腫瘤位于上皮內而未侵犯粘膜固有層,t1a是腫瘤侵犯粘膜固有層或者粘膜肌層,t1b是指腫瘤侵犯粘膜下層;
t2是指腫瘤侵犯固有基層;
t3是指腫瘤穿透漿膜下層的芥蒂組織,未侵犯臟層覆膜或者鄰近器官;
t4a是腫瘤侵犯漿膜,指的是臟層覆膜,t4b是指腫瘤侵犯鄰近組織。
n是指區(qū)域淋巴結的情況,tx指的是區(qū)域淋巴結無法評價,t0是區(qū)域淋巴結沒有轉移;
n1是指有一到兩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
n2是指有三到六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
n3是指7個或7個以上的區(qū)域淋巴結轉移,n3a是指有7到15個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n3b是指有16個以上區(qū)域淋巴結有轉移。
m是指遠處轉移,m0是指無遠處轉移,m1是指存在遠處轉移。
所以根據(jù)t n m的不同分期0期是指的tsn0m0,1a期的病人是指替t1n0m0,1b期的患者是t1n1m0或者t2n0m0;
二期a的患者是指t1 n2m0,t2n1m0 ,t3n0m0,二期b的病人是指t1n3m0,t2n2m0 t3n1m0 t4n0m0;
三期a的患者是指t2n3m0,t3n2m0 t4n1m0,三期b的患者是指t3n3m0,t4n2m0 t4n0m0 t4n1m0,三期c的患者是指t4n3m0,t4n2m0 t4n3m0。
四期患者就是指任何t,任何n,只要有遠處轉移的m1患者。
-
張曉前
-
-
如何診斷賁門癌
閱讀:3.85w
- 賁門癌要根據(jù)臨床癥狀來診斷,要根據(jù)病人的發(fā)燒、惡心嘔吐、反酸、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癥狀,還有輔助檢查結果來進行確診,其中輔助檢查包括胃鏡、CT、消化道造影、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的化驗指標、腫瘤標志物的化驗指標來綜合判斷。賁門癌最常見的臨床癥狀就是惡心嘔吐、消瘦,甚至吐血,還有一部分病人會出現(xiàn)下咽困難、吞咽不暢。它的診斷黃金標準是病理檢查,進行胃鏡活檢,取下組織進行纖維鏡的病理學檢查,根據(jù)病理學檢查結果來確診。
-
楊學亮
-
-
如何檢查賁門癌
閱讀:5.61w
- 檢查賁門癌的方法如下:1、最常用的是上消化道造影,它可看出病變是否出現(xiàn)惡變或出現(xiàn)腫瘤等問題,診斷率在95%以上;2、胃鏡檢查。胃鏡是診斷賁門癌的黃金標準,胃鏡發(fā)現(xiàn)腫瘤并取活檢,然后進行病理學檢查,患者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癌細胞,以及通過免疫組織、化學等進行腫瘤的更細分類;3、其它的一些檢查包括CT、B超、PET-CT;4、患者還可以進行抽血化驗來看看腫瘤標志物,還有用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來判斷。
-
楊學亮
-
-
如何治療賁門癌
閱讀:3.75w
- 治療賁門癌的方法有手術治療、化療、放療、靶向藥物治療、中醫(yī)中藥治療、姑息治療。1、手術治療適合于早期沒有遠處轉移、比較年輕、心肺功能好的一些患者。2、化療適合于偏晚期、年齡大、不能耐受手術的一些患者。3、放療適合于患者位置較高的賁門癌。4、靶向藥物治療多用于V EGm2陽性的患者,可進行血管抑制的治療。5、中醫(yī)中藥治療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它雖然不能明顯延長患者的生命,但是對患者提高化療、手術、其它治療的耐受性,起到一個固正扶本作用。6、姑息治療包括放支架、放胸水和腹水等。
-
楊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