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位: 就診科室: 內科 消化內科介紹: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typeC,HC簡稱丙型肝炎),系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主要經血源性傳播。臨床表現有發(fā)熱、消化道癥狀及肝功能異常等。與乙型肝炎類似,但較輕。多數病例呈亞臨床...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感染內科 傳染病科 傳染科介紹:
病毒性肝炎(viralhepatitis)主要通過糞-口、血液或體液傳播。臨床上以疲乏、食欲減退、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無癥狀感染常見。按病原分類,目前已發(fā)現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可...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消化內科 內科介紹: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于2~3次,或者2~3天才大便1次,糞便量少且干結時稱為便秘。但有少數人平素一貫是2~3天才大便1次,且大便性狀正常,此種情況不應認為是便秘;對同一人...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腫瘤科綜合 外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鱗狀細胞癌又稱表皮樣癌、角化性癌、棘細胞癌等,比較少見,占膀胱腫瘤的1.6%~7%。在血吸蟲病流行區(qū)的埃及和非洲較常見,它們被特稱為“血吸蟲性膀胱癌”。非血吸蟲性膀胱鱗癌通常由膀胱結石、長...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內科 消化內科介紹:
急性細菌性痢疾(acutebacillarydysentery),簡稱菌痢,是由志賀菌屬(genusShigellae又稱痢疾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在性發(fā)病,以夏秋季節(jié)常見流行,普遍易感,以小兒為多。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腫瘤科綜合 外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介紹:
平滑肌瘤好發(fā)于子宮、胃腸道、皮膚及皮下軟組織,發(fā)生于尿路的平滑肌瘤罕見,1974年Farman總結7784例平滑肌瘤,95%發(fā)生在女性生殖系統(tǒng),僅5例發(fā)生在膀胱。腎盂、輸尿管、尿道平滑肌瘤也都有臨床病例報道,其中...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腫瘤科綜合 外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介紹:
平滑肌肉瘤(LMS)是一種由平滑肌細胞或平滑肌分化間細胞所構成的惡性腫瘤。起源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肉瘤少見。其中成年人的平滑肌肉瘤為多,而小兒以橫紋肌肉瘤最為常見,至今發(fā)生于輸尿管、膀胱、尿道的平滑肌肉瘤...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腫瘤科綜合 外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腺癌是指在整個腫瘤內有腺體樣結構。膀胱腺癌又稱膀胱膠樣癌、膀胱黏液腺癌或膀胱印戒細胞癌。包括原發(fā)性膀胱腺癌、臍尿管腺癌和轉移性腺癌,其中主要為原發(fā)性膀胱腺癌,占膀胱癌的0.9%~2%。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白斑病為少見的膀胱內病變,好發(fā)年齡40歲左右,女性多見。該病表現為膀胱黏膜出現白色斑塊,一般位于膀胱三角及頸部,偶爾可侵及整個膀胱黏膜。主要癥狀為尿頻、尿急、尿痛,不易與慢性膀胱炎鑒別。據認為,...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憩室分先天性和繼發(fā)性,先天性膀胱憩室壁含有肌纖維。后天性多繼發(fā)于下尿路梗阻。膀胱憩室患者多在10歲前及50~60歲間死亡。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外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是腹膜外臟器,前與恥骨聯合相鄰,其間為恥骨后間隙(retropubicspace)亦稱膀胱前間隙,隙內充滿疏松結締組織和陰部靜脈叢。膀胱后方,男性與直腸相鄰,女性與子宮及陰道前壁相鄰,其間為膀胱后間隙。男性內...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腫瘤科綜合 外科 腫瘤科 泌尿外科介紹:
膀胱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ofbladder)為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起源于胚胎期遺留在膀胱壁的嗜鉻細胞。腫瘤起源于膀胱壁的副交感神經節(jié),約83%的膀胱嗜鉻細胞瘤可產生激素,在膀胱逼尿肌收縮時因為腫瘤受到擠...查看詳情
-
部位: 就診科室: 內科 消化內科介紹:
半乳糖血癥(galactosemia)為血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臨床代謝綜合征。半乳糖代謝中有3種相關酶中的任何一種酶先天性缺陷均可致半乳糖血癥:①半乳糖-1-磷酸尿苷酰轉移酶(Gal-1-PUT)缺陷:此為經典的半乳糖血癥,較...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