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网站国产大全|A大片免费久久精品|a在线视频观看|αv天堂在线观看免费

  • <s id="lvelu"><u id="lvelu"></u></s>

      <s id="lvelu"><u id="lvelu"></u></s>

    1. <s id="lvelu"></s>

      關注微信

      掃描二維碼
      微信關注

      首頁 > 疾病信息 > 結腸癌介紹

      結腸癌疾病

      疾病介紹

      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占胃腸道腫瘤的第二位。好發(fā)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占60%。發(fā)病多在4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2:1。

      病因

      結腸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臨床發(fā)現(xiàn)某些因素可能大大增加發(fā)病的危險性。它們包括:

      1.發(fā)病年齡,大多數(shù)病人在50歲以后發(fā)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級親屬,比如說父母,得過結直腸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險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約四分之一的新發(fā)病人有結直腸癌的家族史。

      3.結腸疾病史:某些結腸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的發(fā)病機會。他們結腸癌的危險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結直腸癌是從小的癌前病變發(fā)展而來,它們被稱為息肉。其中絨毛樣腺瘤樣息肉更容易發(fā)展成癌,惡變得機會約為25%;管狀腺瘤樣息肉惡變率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腫瘤綜合癥,如遺傳性非息肉病結腸癌,可明顯增加結直腸癌的發(fā)病機會。而且發(fā)病時間更為年輕。

      (一)發(fā)病原因

      一些結腸癌流行病學研究表明:社會發(fā)展狀況、生活方式及膳食結構與結腸癌密切相關,并有現(xiàn)象提示影響不同部位、不同年齡組結腸癌發(fā)病的環(huán)境、遺傳因素可能存在差異。環(huán)境(尤其是飲食)、遺傳、體力活動、職業(yè)等,是影響結腸癌發(fā)病的可能病因因素。

      1.飲食因素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有70%~90%的腫瘤發(fā)病與環(huán)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關,而其中40%~60%的環(huán)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與飲食、營養(yǎng)相關聯(lián),故在腫瘤發(fā)病中飲食因素被看作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1)高脂、高蛋白、低纖維素的作用機制:可歸納如下:①影響腸道脂質代謝,高脂飲食使7a-脫羥基化酶活性增高,導致次級膽酸形成增多,而纖維素的作用正相反,并通過抑制重吸收、稀釋及吸附、螯合作用,降低腸道的脫氧膽汁酸濃度增加糞便中固相物質,促進排出;一些飲食因素(如鈣離子)可降低腸道離子化脂肪酸和游離膽汁酸的水平,這兩種物質均對腸道上皮有損傷作用;抑制腸道膽固醇的降解。牛奶、乳糖、半乳糖具有抑制膽烷氧化還原作用。②纖維素還具有改變腸道菌群,影響腸黏膜結構和功能的作用,并影響?zhàn)つど掀ぜ毎纳L速度,調解腸道酸堿度,以及通過黏蛋白加強黏膜屏障作用,減少腸內有毒物質對腸上皮的侵害;③高脂肪及部分碳水化合物能增加腸道細胞酶的活性(如葡萄糖醛酸酶、鳥氨酸脫羥酶、硝基還原酶、偶氮氧化酶、脂氧酶、環(huán)氧酶),促進致癌物、輔癌物的產生。④生物大分子活性的影響。當胞漿酸化時,DNA合成受抑,細胞周期延長。

      (2)維生素:病例對照研究表明胡蘿卜素、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均與降低結腸癌發(fā)病相對危險度有關,并呈劑量反應關系。維生素D和鈣具有保護作用。

      (3)蔥蒜類:蔥蒜類食品對機體的保護作用已受到廣泛的重視,并在實驗中多次證實了該類食物對腫瘤生長的抑制作用。大蒜油能明顯減少用二甲基膽蒽引起的結腸黏膜細胞損傷,并能使小鼠結腸癌誘發(fā)率降低75%。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高攝入蒜類食品者結腸癌的發(fā)病危險是低攝入組的74%。

      (4)食鹽和腌制食品:食鹽量與胃癌、結腸癌、直腸癌之間的關系,研究高鹽攝入量組,3種癌癥的相對危險度均增高,病例對照研究結果提示每周攝取3次以上腌制食品發(fā)生結腸癌的超額危險度是不足1次者的2.2倍(P<0.01),左半結腸癌為2.1倍,右半結腸癌為1.8倍。該危險因素的解釋可能與食品腌制過程所產生的致癌物有關,而高鹽攝入可能是一種伴隨狀態(tài)。

      (5)茶:茶多酚是1種強抗氧化劑,能抑制致癌劑的誘癌作用。病例對照研究結果,每周飲茶(綠茶或紅茶)3次以上者的直腸癌發(fā)病危險為不足1次者的75%,而與結腸癌組相關不密切。近10余年來,研究提示飲茶與結腸癌發(fā)病危險呈顯著負相關性,但也有與此相反結果報道。由于飲茶對防止結腸癌的保護性作用的人群研究結果較少,目前還難以評價飲茶在人結腸癌發(fā)病過程中所起的作用??Х扰c結腸癌之間的關系尚難以確定。

      (6)微量元素和礦物質:①硒:多種癌癥的病死率(包括結腸癌)與當?shù)厣攀澄鴶z入量及土壤硒含量呈負相關。推測硒和鉀與結腸癌低發(fā)病危險性相關。但有認為這些因素可能僅僅是一些伴隨因素,而并不直接影響人群結腸癌的發(fā)生風險。②鈣:動物實驗表明,鈣能改善脫氧膽酸對腸道上皮的毒性作用。有學者認為腸道中膽汁酸與游離脂肪酸的濃度增加可以促進結腸癌的發(fā)生,而鈣可以與之結合形成不溶性的皂化物,使得它們對腸道上皮刺激與毒性作用減輕。一些流行病學研究也提示,鈣攝入可防止結腸癌的發(fā)生起保護作用。

      2.職業(yè)因素與體力活動 結腸癌患者中絕緣石棉生產工人較常見,并且動物實驗已證實吞食石棉纖維能夠穿透腸黏膜。此外,金屬工業(yè)、棉紗或紡織工業(yè)和皮革制造業(yè)等。已經證實,在塑料、合成纖維和橡膠的生產過程,經常應用的一種化合物質——丙烯腈有誘發(fā)胃、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乳房腫瘤的作用,且接觸該物質的紡織工人,其肺癌和結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盡管如此,一般并不認為結腸癌是一種職業(yè)病。

      在職業(yè)體力活動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長期或經常坐位者患結腸癌的危險性是一些體力活動較大職業(yè)的1.4倍,并與盲腸癌的聯(lián)系較為密切。病例對照研究結果,中等強度體力活動對防止結腸癌(尤其是結腸癌)起保護性作用。

      3.遺傳因素 據(jù)估計在至少20%~30%的結腸癌患者中,遺傳因素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1%為家族性多發(fā)性息肉病及5%為遺傳性無息肉結腸癌綜合征患者。遺傳性家族性息肉病中80%~100%的患者在59歲以后可能發(fā)展為惡性腫瘤。此外,家族性結腸多發(fā)性息肉病患者發(fā)生左側結腸癌占多數(shù),而遺傳性非息肉綜合征患者多患右側結腸癌。

      通過全人群的病例對照譜系調查(1328例結腸癌先證者家系和1451例人群對照家系),結果表明:各不同先證者組別一級親屬結腸癌曾患率顯著高于二級親屬。結腸癌先證者診斷時年齡與其一級親屬結腸癌發(fā)病風險有關,先證者年齡越輕,家族一級親屬發(fā)生結腸癌的相對危險度越大,≤40歲結腸癌先證者一級親屬的相對危險度是>55歲組的6倍。對于有結腸癌家族史的家族成員(一級親屬),尤其是對結腸癌發(fā)病年齡在40歲以下者的家族成員,應給予高度重視。

      4.疾病因素

      (1)腸道炎癥與息肉:腸道慢性炎癥和息肉、腺瘤及患廣泛潰瘍性結腸炎超過10年者:發(fā)生結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高數(shù)倍。有嚴重不典型增生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演變?yōu)榻Y腸癌的機會約為50%,顯然,潰瘍性結腸炎患者發(fā)生結腸癌的危險性較一般人群要高。我國的資料提示發(fā)病5年以上者患結腸癌的風險性較一般人群高2.6倍,而與直腸癌的關系不密切。對于病變局限且間歇性發(fā)作者,患結腸癌的危險性較小。

      Crohn病亦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多侵犯小腸,有時也累及結腸。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Crohn病與結腸和小腸腺癌的發(fā)生有關,但其程度不及潰瘍性結腸炎。

      (2)血吸蟲?。焊鶕?jù)1974~1976年浙江省腫瘤死亡回顧調查和1975~1978年中國惡性腫瘤調查資料以及中華血吸蟲病地圖集,探討了血吸蟲病流行區(qū)與結腸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之間的相關性。我國南方12個省市自治區(qū)和浙江省嘉興地區(qū)10個縣的血吸蟲病發(fā)病率與結腸癌病死率之間具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提示在我國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qū),血吸蟲病可能與結腸癌高發(fā)有關。但從流行病學研究所得的關于結腸癌與血吸蟲病相關的證據(jù)很少。如目前在血吸蟲病日漸控制的浙江嘉善縣,該地區(qū)結腸癌病死率與血吸蟲病發(fā)病率均曾為我國最高的地區(qū),血吸蟲病感染率明顯下降。然而,根據(jù)近年來調查結果表明,結腸息肉癌變的流行病學及病理學研究報告也認為,息肉癌變與息肉中血吸蟲蟲卵的存在與否無關。此外,在上述兩地區(qū)進行的人群結腸癌普查結果也不支持血吸蟲病是結腸癌的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結果,未發(fā)現(xiàn)血吸蟲病史與結腸癌發(fā)病存在相關性。

      (3)膽囊切除術:近年來我國大約有20篇以上的文獻論及膽囊切除術與結腸癌發(fā)病的關系。其中一些研究表明膽囊切除術后可以增加患結腸癌的危險性,尤其是近端結腸癌。男性在做膽囊切除術后患結腸癌的危險性增加;與之相反的是女性在做該手術以后患直腸癌的危險性反而下降了。也有觀點認為膽囊切除后對女性結腸癌的影響比男性大。

      目前普遍認為腫瘤的發(fā)生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結腸癌也不例外。結腸癌作為一種與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在其病因上也與之緊密相關,并認為飲食因素的作用最為重要。目前仍以“高脂、高蛋白、高熱量及缺乏纖維素攝入”的病因模式占主導地位,多數(shù)研究結果與此模式相吻合。其他一些致癌因素相對作用較弱,如疾病因素、遺傳因素、職業(yè)因素等??梢赃@樣認為:結腸癌的致癌過程是以飲食因素的作用為主的,結合其他一些因素的多環(huán)節(jié)共同作用的結果。隨著病因學研究的深入與多學科的滲透,目前已在病因假設對結腸癌的致癌機制又有了新的認識。就流行病學領域而言,更為廣泛地應用現(xiàn)代科技,對一些以往的結果不太一致的因素進行更深刻的認識,對流行病學的結果所提示的可能病因將會進一步闡明。

      (二)發(fā)病機制

      1.發(fā)病機制 基于現(xiàn)代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的研究,日漸明確結腸癌是由環(huán)境、飲食及生活習慣與遺傳因素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由致癌物的作用結合細胞遺傳背景,導致細胞遺傳突變而逐漸發(fā)展為癌,由于結腸癌發(fā)病過程較長,有的具有明顯的腺瘤癌前病變階段,故結腸癌已成為研究腫瘤病因與惡性腫瘤發(fā)病機理的理想模型。在病因方面,除遺傳因素外,其他因素根據(jù)導致細胞遺傳的變化與否,歸納為2大類,即:遺傳毒性致癌物及非遺傳毒性致癌物。

      結腸癌是多因素、多階段,各種分子事件發(fā)生發(fā)展而形成的。各種因素可歸納為內源性及外源性因素2類,腫瘤的發(fā)生是內外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外因不外乎理化與生物源性因素,內因為遺傳或獲得性的基因不穩(wěn)定,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以及染色體不穩(wěn)定。在結腸癌逐步發(fā)生發(fā)展演進過程中,分子事件可為初級遺傳事件(primary genetic events)及次級分子事件(secondary molecular events)。前者為基因結構的突變,后者為發(fā)展演進過程中基因表達改變,均未涉及基因結構上的變化,如蛋白質、酶水平變化及其翻譯修飾中磷酸化、乙?;蛱腔饔?。惡性腫瘤為一類細胞遺傳性疾病的概念日益明確,在結腸癌發(fā)病學上與發(fā)病機制上,不同的遺傳學背景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從而也確定了結腸癌發(fā)病機理上的特征,現(xiàn)從以下3方面分別敘述結腸癌的惡性轉化過程。

      (1)結腸癌的惡性轉化過程:惡性轉化過程是初級遺傳事件的全過程,由一組遺傳毒性化合物(genotoxic carcinogen),即致癌物啟動(啟動子,initiator),對細胞多次打擊,致使DNA發(fā)生相應的基因突變,基因表型(genotype)改變,導致細胞發(fā)生遺傳性轉化——癌變。在結腸癌發(fā)生中,形態(tài)學上,其表型(phenotype)包括上皮過度增生、腺瘤形成、原位癌及癌的浸潤與轉移等各階段。

      部分結腸癌源于腺瘤,腺瘤從發(fā)生到形成且伴有非典型增生可能經歷較長的時期,有利于觀察及研究,因此參與分子事件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被發(fā)現(xiàn)的亦較多。APC基因(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及c-myc基因是腺瘤階段最早涉及的初級遺傳事件。

      癌變除發(fā)生于腺瘤外,也可發(fā)生于平坦黏膜,上皮過度增生的分子事件包括與腺瘤階段有關的基因,總計至少涉及9~10個基因的分子事件,可歸納為顯性作用的原癌基因及隱性作用的抑癌基因2大類。

      ①顯性作用的原癌基因:一般為正常細胞生長的正調節(jié)因子,單個等位基因突變足以使細胞表型改變,即基因結構改變。即使僅在單個染色體的基因突變,也可致其表型改變。

      A.c-myc基因:是腺瘤前階段突變基因,定位于8q24區(qū)段,70%左右的結腸癌,尤其在左側結腸癌中c-myc過度表達可高達數(shù)倍至數(shù)十倍。在生長快的正常細胞中其表達水平也較高,可見其對調控細胞增殖起著重要作用。APC基因與c-myc的過度表達具有內在聯(lián)系,無c-myc突變者無一例有APC基因丟失,c-myc基因還具有調節(jié)ras基因的功能。

      B.Ras基因:大于1cm腺瘤的結直腸腺瘤有50%的機會可檢得Ras基因家族(H-ras、K-ras及N-ras)中至少1個發(fā)生點突變,在<1cm者點突變約10%,突變率與腺瘤非典型增生程度直接相關,可作為腺瘤伴惡性潛在性的信號,故目前有人以突變檢出率估計惡性程度及推測預后。絕大部分ras基因突變發(fā)生在Ki-ras基因的第12和第13密碼子中,占所有突變密碼子的88%,其他常見部位為第61密碼子。在中國人的結腸癌研究中兩株細胞系HR8348及Hce8693皆為Ki-ras第12密碼子,在其第2個G→C堿基轉換。在35例中國人結腸癌細胞中37%有Ki-rar基因片段,我國也成功地在33.3%(6/18)結腸癌患者糞便中以非放射性核素方法檢得突變Ki-ras基因片段,為分子診斷提供可能。

      ②隱性作用的抑癌基因:為負調節(jié)因子,單個等位基因缺失或突變時,另一染色體上的相應基因仍能維持其原有功能的正常表型,只有在2個等位基因均缺失或突變時,才導致該基因的功能紊亂、表型改變以致細胞增生失控進而癌變。

      A.APC基因:APC基因最早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中發(fā)現(xiàn)并得到克隆,位于5q21。FAP為常染色體顯性綜合征,F(xiàn)AP尚可伴有結腸外病變,如伴骨病或纖維病的Gardner綜合征,伴腦瘤的Turcot綜合征,均有染色體5q21的遺傳缺失,等位基因丟失(雜合性丟失)。在無家族史的結腸癌中35%~60%患者亦存在該基因的丟失。

      B.MCC(mutated in colorectal cancer)基因的突變:MCC基因也位于5q2l,與APC基因位點接近,兩者在結構上還有相似序列的片斷。但FAP家族很少有MCC基因突變,大約15%散發(fā)性結腸癌中因體細胞突變而失活,突變發(fā)生在G-C堿基對上(G-C→A-T)。

      C.DCC(deleted in colorectal cancer)基因缺失或突變:約50%的后期腺瘤及70%以上結腸癌中可檢出在染色體18q21區(qū)帶有雜合性丟失。?a href=\\\\\\\"http://jbk.39.net/keshi/pifu/pifubing/490b3.html\\\\\\\" target=\\\\\\\"_blank\\\\\\\" class=blue>癰們??寺〕?個新基因,即DCC基因,為一大基因,超過70kD,至今其功能尚未完全確定,DCC基因在結腸癌中的失活很可能引起對來自其他細胞、細胞外基質或可溶性分子等細胞外信息分子的識別發(fā)生變化,從而獲得某些惡性表型。

      D.p53基因:人p53基因位于17號染色體短臂上(17p13.1),長16~20kD,由11個外顯子組成,編碼著393個氨基酸組成的核磷酸蛋白,因其分子量為53kD而得名。它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1個抑癌基因,普遍與各類腫瘤相關。75%結腸癌可發(fā)生染色體17短臂等位基因丟失(17p),而在腺瘤中很少見。自然存在的野生型p53(WT-p53)基因,保持細胞周期正常運轉,調節(jié)細胞周期進展。近年來對細胞凋亡的研究較多,凋亡又稱進行性程序性死亡,是細胞自我破壞的機制,可對抗腫瘤形成時異常細胞的堆積,故凋亡功能被抑制將導致腫瘤的發(fā)生。WT-p53與誘導凋亡相關,WT-p53在大多數(shù)腫瘤中發(fā)生突變,重排、易位,其p53蛋白的功能被抑制。WT-p53失活使大腸黏膜上皮細胞增生轉化而發(fā)生癌變。

      在初級遺傳事件中,參與結腸癌發(fā)生的基因包括顯性的癌基因及隱性的負調節(jié)抑癌基因,如按其作用功能可歸納為2大類,即與復制信號途徑有關的基因以及保證DNA正確復制的基因,前一類如Ki-ras,APC及DCC,后一類基因為hMSH2、hMLH1、hPMS1、hPMS2以及p53。目前對各基因作用機制的認識見(表1)。

      (2)結腸癌的惡性演進過程:惡性演進即腫瘤的浸潤轉移等擴散過程,也就是次級分子事件,是基因表達產物的作用結果(圖2)。在這些物質或因子作用下,原位癌進一步生長失控,擺脫正常細胞或周圍細胞而浸潤、擴散與轉移,導致惡性演進。結腸癌的演進過程與其他腫瘤類似,可有如下的主要變化:

      ①結腸癌細胞過度生長,擺脫正常生長規(guī)律。此過程中包括生長因子、原癌基因及轉移抑制基因等功能改變,已證實結腸癌細胞可產生血管生長素(angiogenin)及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轉化生長因子α及β(TGF-α、TGF-β),相互協(xié)同,豐富血供,為腫瘤快速生長提供了條件。

      ②癌細胞與基底膜、基質分子附著的相關受體改變,癌細胞的浸潤首先是細胞接觸并附著基底膜,穿透而到達周圍基質,進而向血管外壁移動并進入血管,此間有賴于各成分間的受體與配體的相互作用(receptor-ligend interaction)。結腸癌細胞上的結合蛋白與正常上皮細胞和基質相互作用中,有關結合蛋白是相同的,僅有表達水平的差異,在結腸癌細胞與基底膜及基質的分子附著處,存在特定的蛋白受體:A.非整合性層黏蛋白結合蛋白(nonintegrin laminin binding protein);分子量67kD蛋白,存在底面細胞膜內,與層黏蛋白有高親和性。另一蛋白的分子量為32kD,也有高親和性,這兩個結合蛋白在結腸轉移癌中均有表達增高,且與病程進展Dukes分期相關。B.整合性蛋白(integrin):是由α及β兩肽鏈結合構成的細胞表面受體家族,可分別與層黏蛋白、膠原蛋白及纖維蛋白(fibronectin)發(fā)生特異性結合,是介導細胞-細胞,細胞-細胞外基質的1組受體,與細胞生長、分化、形成連接及細胞極性有關。C.凝集素(lectin):能與糖或寡糖特異性結合的蛋白分子量為31kD,在癌細胞中明顯升高,良性腫瘤中無表達,與血清CEA水平明顯相關,與瘤期進展亦相一致。此外淋巴細胞中的有關受體CD44在上皮細胞中亦有表達,分為上皮細胞型及淋巴細胞型CD44,是對玻璃酸酶識別的主要受體,亦可與底膜及基質蛋白結合,在結腸癌中CD44明顯高于鄰近的正常黏膜。

      ③脫離基底膜與基質,癌細胞浸入血流或淋巴流,構成浸潤與轉移:蛋白酶類的改變是其分子事件的基礎,結腸癌細胞可自泌蛋白酶:A.IV型膠原酶:結腸癌至少可產生3種分子量分別為:64kD、72kD和92kD的膠原酶,均可高于正常黏膜,可降解Ⅳ型膠原、纖維蛋白及層黏蛋白,但不能降解間質中的Ⅰ型和Ⅲ型膠原。B尿激酶:為纖溶酶激活因子,結腸癌可分泌尿激酶,其產生與腫瘤分化呈負相關,大腸腺瘤與癌中均比正常高。

      ④腫瘤細胞脫落后直接接種于腔隙表面,其分子變化為:結腸癌細胞分泌一類配體,與轉移涉及的上皮間隙的內襯細胞的受體結合,從而形成種植,配體包括癌細胞抗原、黏液或血型抗原。

      (3)結腸癌的遺傳易感性: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受到外界的因素及遺傳背景的影響,客觀地形成了某些高發(fā)人群或易感人群。

      ①結腸癌抑癌基因的缺失或突變:抑癌基因突變,相應的細胞生長脫離調節(jié),以致發(fā)生癌性生長,在結腸癌中APC、DCC及p53等抑癌基因存在缺失,極易受致癌物的打擊,形成一組易感人群,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及Gardner綜合征(GS)家系成員,均為潛在的結腸癌易感者。1985年Herrer于1例GS患者中發(fā)現(xiàn)5q13~15及5q15~22部分缺失,1981年Solomon發(fā)現(xiàn)散發(fā)性結腸癌病人淋巴細胞中等位基因有缺失,即APC及MCC,APC基因突變發(fā)生于60%~87%的FAP及GS患者。MCC突變僅在散發(fā)型結腸癌中發(fā)現(xiàn),突變約15%。APC基因突變是目前在體細胞中可檢得的最早的分子事件,干月波等(1994)在中國人的周圍淋巴細胞中檢得2例(22歲及24歲)FAP家系成員APC基因突變,經纖維腸鏡證實2例均為FAP患者,故可在有遺傳背景的家系人群中應用篩檢,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不失為爭取早治的有效措施。

      ②DNA損傷修復系統(tǒng)缺陷:根據(jù)遺傳流行病學研究,結腸癌存在家族集聚現(xiàn)象,除FAP及GS外,遺傳性非息肉病結腸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HNPCC)占結腸癌中的3%~30%。近年來已先后發(fā)現(xiàn)6個基因與HNPCC有關,從該類家系可分離出hMLH1,hMSH2,hPMS1,hPMS2,hMSH3和GTBP/hMSH6基因,與大腸桿菌及酵母中的DNA錯配修復系統(tǒng)的基因比較列舉(表2)。該系統(tǒng)中任一基因發(fā)生突變,皆會導致細胞錯配修復功能的缺陷或喪失,使細胞內各種自發(fā)性或非自發(fā)性突變積累增多,繼而導致復制錯誤和遺傳不穩(wěn)定性。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HNPCC患者中存在著遺傳不穩(wěn)定性(genetic instability),表現(xiàn)為復制錯誤(replication error,RER),即基因組DNA中單個或2~6個核苷酸組成的重復序列的長度發(fā)生了改變,據(jù)文獻報道,HNPCC患者的結腸癌中RER陽性率高達86%~100%,其結腸外惡性腫瘤中RER陽性率為100%,而一般散發(fā)性結腸癌的陽性率僅12%~16%,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結合大腸桿菌和酵母中錯配修復系統(tǒng)的研究,人們想到:錯配修復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突變引起的細胞DNA錯配修復功能缺陷或喪失是導致復制錯誤的主要原因,從而也可能是導致HNPCC的主要原因。

      ③遺傳不穩(wěn)定性與結腸癌的易感性:HNPCC是一種常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一般來說,HNPCC包括以下2種類型:一種是遺傳性部位特異性結腸癌(HSSCC),又稱LynchⅠ綜合征。在臨床上兩代人中至少有3人發(fā)生結腸癌,其中至少有1人發(fā)生于50歲以前,這類患者發(fā)病年齡較一般的結腸癌早,70%的腫瘤位于近端結腸;另一種是癌癥家族綜合征(CFS),又稱Lynch Ⅱ綜合征,除具有HSCC的特征外,還表現(xiàn)為結直腸外的惡性腫瘤的高發(fā)生率,最多見的是子宮內膜癌,其他還有胃、小腸、卵巢、膽道系統(tǒng)的腺癌和泌尿系統(tǒng)的移行細胞癌。

      應用各種微衛(wèi)星標記物,在HNPCC家系連鎖分析中發(fā)現(xiàn)HNPCC中廣泛(3/11)存在錯誤重復DNA序列如單個至4個核苷酸重復序列(CA)n或(CAG)n,在散發(fā)的結腸癌中也有所發(fā)現(xiàn),但數(shù)量較少(6/46),提示結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出現(xiàn)頻發(fā)誤差,提示其遺傳不穩(wěn)定的特性,亦是一組易感人群。不論(CA)n、(CAG)n是原因還是結果,它的出現(xiàn)與存在,均顯示其易感特征。

      HNPCC的發(fā)生與錯配修復基因突變有關的觀點已被越來越多的研究所證實,大部分學者認為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是癌變過程中的早期事件。根據(jù)Vogelstein的結腸癌模式,腫瘤的發(fā)生是一個多基因參與、多階段的過程,包括許多抑癌基因的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錯配修復基因的突變與這些基因的變化是什么關系,它又是通過什么方式最終導致癌腫形成,其機制尚不明了。有報道認為:在結腸癌患者中,錯配修復功能的缺陷導致的遺傳不穩(wěn)定性,使大腸上皮細胞對TGF介導的生長抑制機制失去反應,從而促使了腫瘤的形成。但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的機制,尚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這些問題的解決可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HNPCC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從而通過對某些基因的檢測來幫助亞臨床診斷和早期診斷,盡早給予干預和治療,以降低HNPCC的發(fā)病率、提高生存率。

      (4)結腸癌表(外)基因型變化:基因表達功能改變而無編碼基因結構改變?yōu)橥?表)遺傳改變。

      ①調控區(qū)異常甲基化與基因沉默:在基因的基因組調控區(qū)5’端存在有CpG島,即CpG小聚集區(qū)。散發(fā)的MSI結腸癌中異常hMLHl基因調控區(qū)促進子甲基化的發(fā)現(xiàn)提示外遺傳改變在腫瘤發(fā)病學中的作用。結腸癌腫瘤基因組有異常甲基化現(xiàn)象,已有報道在多個基因座位因其促進子中發(fā)生了異常甲基化而導致基因的沉默(silencing)。去甲基化試劑如5-脫氧氮雜胞嘧啶核苷??墒惯@些基因的表達恢復,提示甲基化確是誘導基因沉默的原因。在散發(fā)的MSI結腸癌中發(fā)現(xiàn)的hMLH1甲基化異常,從這種腫瘤所建立的細胞系去甲基化后可使hMLH1的表達恢復,提示這種甲基化紊亂可能是結腸腫瘤形成的原因而并非其后果。

      ②c-myc基因的過度表達:70%左右的結腸癌,特別是在左側結腸發(fā)生的癌,c-myc的表達水平為正常結直腸黏膜的數(shù)倍至數(shù)十倍,但并不伴有c-myc基因的擴增或重排。Erisman等還證明在有APC基因雜合性丟失的病例中有半數(shù)伴有c-myc的表達增高,而無c-myc表達增高的病例中無一例有APC基因的雜合性丟失。因此c-myc基因的過度表達與APC基因遺傳性事件的變化之間存在內在聯(lián)系,是繼于后者的次級分子事件。

      隨著細胞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結腸癌的各種分子事件的認識亦逐日深入,如在wnt/β-caterin及TGF-β超家族信息轉導通路方面有較多研究。這些均為揭示結腸癌的發(fā)病分子機制提供了新的起點與思路。

      2.病理學

      (1)結腸癌的發(fā)生部位:結腸癌可發(fā)生于自盲腸至直腸的任何部位,我國以左半結腸發(fā)病率為高,但也有報道高發(fā)區(qū)女性右半結腸癌的發(fā)病率較高。據(jù)我國結腸癌病理研究協(xié)作組(NCG)對3147例結腸癌發(fā)生部位的統(tǒng)計資料,脾曲及脾曲以下的左半結腸癌占全部結腸癌的82.0%,其中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最高,占66.9%,明顯高于歐美及日本等國,后者直腸癌僅占結腸癌的35%~48%。其他腸段的結腸癌依次為乙狀結腸(10.8%)、盲腸(6.5%)、升結腸(5.4%)、橫結腸(3.5%)、降結腸(3.4%)、肝曲(2.7%)、脾曲(0.9%)。但近年來國內外的資料均提示右半結腸的發(fā)病似有增高的趨勢,這一傾向可能與飲食生活習慣等變化有關。根據(jù)全國腫瘤防辦近期資料,上海市結腸癌發(fā)生率有明顯提高,結腸癌比直腸癌多。

      (2)結腸癌的大體類型:長期以來,有關結腸癌的結直體分型比較混亂。1982年,我國結腸癌病理研究協(xié)作組對手術切除的結腸癌手術標本作了系統(tǒng)而詳細的觀察,提出將結腸癌分為4種類型。經過10多年來全國各地區(qū)大量臨床病理資料的分析和實踐,證明此分型簡單、明確、易于掌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的生物學特性,而于1991年被全國抗癌協(xié)會采納,作為我國結腸癌大體類型的規(guī)范分類,分為4大類型。

      ①隆起型:凡腫瘤的主體向腸腔內突出者,均屬本型。腫瘤可呈結節(jié)狀、息肉狀或菜花狀隆起,境界清楚,有蒂或廣基。切面,腫瘤與周圍組織分界常較清楚,浸潤較為淺表、局限。若腫瘤表面壞死、脫落,可形成潰瘍。該潰瘍較淺使腫瘤外觀如盤狀,稱盤狀型,是隆起型的亞型。盤狀型的特點是腫瘤向腸腔作盤狀隆起,呈盤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楚,廣基,表面略呈凹陷之潰瘍狀,潰瘍底部一般高于周圍腸黏膜。切面,腫瘤與周圍組織分界較清楚,腫瘤底部腸壁肌層雖見腫瘤浸潤,但多未完全破壞而仍可辨認(圖3)。

      ②潰瘍型:是最常見的大體類型。此型腫瘤中央形成較深之潰瘍,潰瘍底部深達或超過肌層。根據(jù)潰瘍之外形及生長情況又可分為下述2類亞型:

      A.局限潰瘍型:潰瘍呈火山口狀外觀,中央壞死凹陷,形成不規(guī)則的潰瘍,潰瘍邊緣為圍堤狀明顯隆起于腸黏膜表面的腫瘤組織。切面,腫瘤邊界尚清楚,但向腸壁深層浸潤,局部肌層多破壞消失,腫瘤常侵及漿膜或漿膜外組織。由于瘤塊受腸蠕動的牽引及主瘤區(qū)增生纖維組織的收縮作用,肌層破壞的兩側斷端可呈八字形上提,致潰瘍底部亦隨之提高,此時從正面觀甚難與盤狀型區(qū)別,但切面如見到肌層消失且斷端“八”字形上提,則甚易確定區(qū)分。

      B.浸潤潰瘍型:此型潰瘍外觀如胃潰瘍狀。腫瘤主要向腸壁浸潤性生長使腸壁增厚,繼而腫瘤中央壞死脫落形成凹陷型潰瘍。潰瘍四周為覆以腸黏膜的腫瘤組織,略呈斜坡狀隆起。切面,腫瘤組織邊界不清,如潰瘍較深,局部肌層可完全消失。浸潤潰瘍型與隆起潰瘍型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后者外觀呈火山口狀,潰瘍周圍有圍堤狀隆起之癌組織。

      ③浸潤型:此型腫瘤以向腸壁各層呈浸潤生長為特點。病灶處腸壁增厚,表面黏膜皺襞增粗、不規(guī)則或消失變平。早期多無潰瘍,后期可出現(xiàn)淺表潰瘍。如腫瘤累及腸管全周,可因腸壁環(huán)狀增厚及伴隨的纖維組織增生使腸管狹窄,即過去所謂的環(huán)狀縮窄型,此時在漿膜局部可見到縮窄環(huán)。切面腫瘤邊界不清,腸壁因腫瘤細胞浸潤而增厚,但各層結構依稀可辨。

      ④膠樣型:當腫瘤組織中形成大量黏液時,腫瘤剖面可呈半透明之膠狀,稱膠樣型,此類型見于黏液腺癌。膠樣型的外形不一,可呈隆起巨塊狀,也可形成潰瘍或以浸潤為主。

      上述隆起型、盤狀型、局限潰瘍型和浸潤型、浸潤潰瘍型可以視為腫瘤的兩種不同發(fā)展階段。隆起型較多見于早期階段的腫瘤,浸潤較淺,隨著腫瘤體積增大,中央形成深淺不一的潰瘍,同時向腸壁深層浸潤,遂呈現(xiàn)盤狀或局限潰瘍型的外觀。浸潤潰瘍型則常為浸潤型的后期表現(xiàn)。

      上述4種大體類型中,以潰瘍型最為常見。據(jù)我國3147例結腸癌病理分析,潰瘍型占51.2%,依次為隆起型32.3%,浸潤型10.1%,膠樣型5.8%。大體類型與組織學類型有一定的相關性:隆起型中高分化腺癌的比例較高,約占30%,與低分化癌之比為3∶1;潰瘍型中高分化癌與低分化癌的比為1∶1.16;而浸潤型中以低分化癌為多見,二者比為1∶1.84。膠樣型則全部為黏液癌。

      大體類型與腫瘤發(fā)生的部位亦有一定的相關性。右半結腸的腫瘤以隆起型及局限潰瘍型為多見,而左半結腸癌則以浸潤型為多見,且??蓪е履c管的環(huán)形狹窄。

      (3)結腸癌的組織學類型:有關結腸癌的組織學分型國內外較為統(tǒng)一。我國參照WHO的結腸癌分型原則并結合國內的經驗提出下述分型原則:

      ①乳頭狀腺癌:腫瘤組織全部或大部分呈乳頭狀結構。乳頭可細長或較粗短,其向腸壁浸潤的部分,??梢娙轭^突出于大小不等的囊狀腺腔中。通常乳頭的間質較少。乳頭表面被覆的上皮多為單層,也可復層,癌細胞的分化程度不一。有人提出根據(jù)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可進一步分為高分化和低分化乳頭狀腺癌,作者認為二者的生物學行為差異并不顯著,似無進一步分型的必要。文獻報告,乳頭狀腺癌在結直腸的發(fā)生率為0.8%~18.2%,平均為6.7%。

      ②管狀腺癌:是結腸癌中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占全部結腸癌的66.9%~82.1%。以癌組織形成腺管狀結構為主要特征。根據(jù)主腺管結構的分化和異形程度,又可分為3級:

      A.高分化腺癌:癌組織全部或絕大部分呈腺管狀結構。上皮細胞分化較成熟,多呈單層襯于腺管腔內,核大多位于基底部,胞漿內有分泌現(xiàn)象,有時呈現(xiàn)杯狀細胞分化。

      B.中分化腺癌:癌組織大部分仍可見到腺管狀結構,但腺管外形不規(guī)則且大小形態(tài)各異,或呈分支狀;小部分腫瘤細胞呈實性團巢或條索狀排列。癌細胞分化較差,異形性較明顯。其形成腺管結構者,上皮可排列成假復層,核位置參差不齊且重疊,可直達胞漿頂端,胞漿分泌黏液減少。中分化腺癌是管狀腺癌中常見的亞型,約占管狀腺癌的70%。

      C.低分化腺癌:此型管狀腺癌的腺管結構不明顯,僅小部分(1/3以下)呈現(xiàn)腺管狀結構,且細胞異形更為明顯。其不形成腺管結構的區(qū)域,與未分化癌無法區(qū)別。此型管狀腺癌的生物學行為及預后與未分化癌相似。

      ③黏液腺癌:此型癌腫以癌細胞分泌大量黏液并形成“黏液湖”為特征。在組織學上??梢姷?種類型:一種為擴大的囊狀腺管狀結構,囊內為大片黏液,囊腺管內壁襯以分化良好的單層柱狀黏液上皮,有的上皮因囊內充滿黏液而呈扁平狀,甚至脫落消失。此型黏液腺癌??砂橛胁糠秩轭^狀腺癌或高分化管狀腺癌區(qū)。另一種組織學表現(xiàn)為大片黏液湖中漂浮成堆的癌細胞,細胞分化較差,核較大且深染者可呈印戒狀。

      ④印戒細胞癌:腫瘤由彌漫成片的印戒細胞構成,不形成腺管狀結構。當腫瘤內黏液形成較少時,細胞核可呈圓形,胞漿呈粉紅色而缺乏印戒細胞特征,但黏液染色可檢出胞漿內之黏液。印戒細胞癌亦可伴有少量細胞外黏液。

      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將黏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均歸類為黏液腺癌(或黏液癌),將上述黏液腺癌2種組織學結構分別命名為高分化和中分化黏液(腺)癌,印戒細胞癌則為低分化黏液(腺)癌。呂氏等將全國結腸癌協(xié)作組收集的459例結直腸黏液癌病理資料按上述分類進行分析后,發(fā)現(xiàn)3組的5年生存率有顯著性差異。有作者在實際工作中亦發(fā)現(xiàn),前述黏液腺癌中的第2種類型與印戒細胞癌有時混雜存在且互相移行則不易區(qū)分,故認為這種分類法還得進一步探索。

      黏液腺癌在結腸癌中所占的百分比國內外差異較大。鄭樹等收集了國內近10年來報道的7組資料(包括NCG的資料),共計7000余例,黏液癌(包括印戒細胞癌,下同)的發(fā)病率為13.4%~26.5%,平均為19.0%,遠遠高于日本及歐美的4%~10%。黏液癌較多見于青年結腸癌患者,據(jù)國內資料統(tǒng)計,在<30歲組的青年結腸癌患者中,黏液癌的發(fā)病率為34.3%~47.7%,其中尤以印戒細胞癌為多見;而在>30歲組的患者中僅占12.3%~19.3%。

      ⑤未分化癌:癌細胞彌漫成片或呈團塊狀浸潤性生長,不形成腺管或其他組織結構。癌細胞通常較小,胞漿少,大小形態(tài)較一致,有時與淋巴肉瘤不易區(qū)分,此時可作網狀纖維染色及白細胞共同抗原(LCA)、CER及角蛋白(Keratin)等免疫組化標記進行鑒別。未分化癌在結腸癌中占2%~3%。

      ⑥腺鱗癌:亦稱腺棘細胞癌,此類腫瘤細胞中的腺癌與鱗癌成分混雜相間存在。如果鱗狀上皮成分分化成熟,則稱腺癌伴鱗狀化生,而不應稱為腺鱗癌。

      ⑦鱗狀細胞癌:結腸癌中以鱗狀細胞癌為主要成分者頗為罕見,如發(fā)生于直腸下端,需排除肛管鱗狀細胞癌累及直腸之可能。

      腺鱗癌和鱗癌在結腸癌中所占的比例均少于1%。

      上述各種不同組織類型的結腸癌具有不同的生物學特性。高分化癌(包括乳頭狀腺癌)以推進性的生長方式居多,其腫瘤浸潤的前緣常有較明顯的宿主防御性反應,如淋巴細胞增多,纖維組織增生等。低分化的癌則多呈浸潤性生長,腫瘤前緣宿主的防御性反應不明顯。作者發(fā)現(xiàn)黏液腺癌的間質中淋巴細胞浸潤極少或缺如,血管亦少,且間質多呈膠原化透明變性,故認為這類間質可能系腫瘤誘導而形成,并非機體的防御反應表現(xiàn)。

      (4)早期結腸癌、腺瘤癌變和癌旁移行黏膜:

      ①早期結腸癌及大體類型:早期結腸癌是指癌腫浸潤深度侵及黏膜下層而未累及固有肌層者。如腫瘤范圍限于黏膜層而未累及黏膜肌層,稱黏膜內癌。由于結腸黏膜內幾乎不存在淋巴管,故此類早期癌一般不發(fā)生轉移?;谶@一現(xiàn)象,有的學者主張結腸沒有黏膜內癌,所謂的黏膜內癌宜歸類于腺瘤。累及黏膜下層早期結腸癌其淋巴結轉移率為5%~10%。

      早期結腸癌的大體類型與早期胃癌相似,可分為下述3型:A.息肉隆起型(Ⅰ型):腫瘤向腸黏膜表面突出,形成長蒂、短蒂或廣基型之隆起。該型腫瘤多為黏膜內癌。B.扁平隆起型(Ⅱ型):肉眼觀有如分幣狀,微隆起于表面。此型亦大多為黏膜內癌。C.扁平隆起伴潰瘍型(Ⅲ型):眼觀如小盤狀,中央微凹形成潰瘍,邊緣略隆起。此型多為黏膜下層癌。

      約75.5%早期癌發(fā)生于直腸,這可能與直腸較其他腸段容易檢查,病變較易發(fā)現(xiàn)有關。0.5~6cm不等,體積>2cm者以黏膜下層癌居多。大體類型以息肉隆起型為最多,占90%,其中又以廣基型為多見。廣基型的基底部常見癌組織浸潤。早期癌的組織類型以管狀腺癌特別是中分化腺癌為最多見,且與大體類型有一定的相關性,Ⅰ、Ⅱ型早期癌以高、中分化腺癌為多見,Ⅲ型以低分化癌為多見。

      活檢標本不能確定早期癌,只有將手術切除之腫瘤病灶全部切取制片觀察后才能診斷。

      ②結腸癌的組織發(fā)生:有關結腸癌的組織發(fā)生長期以來存在2種觀點:一類主張所有的結腸癌均系腺瘤惡變轉化而來,即腺瘤-癌序列說(adenoma-cancer-sequence);另一類認為結腸癌除了可發(fā)生于腺瘤的基礎上外,也可直接發(fā)生于沒有腺瘤的黏膜,即起源于平坦黏膜(de novo),或異形增生-癌序列說(dysplasia-carcinoma sequence)。近年來對結腸癌病理標本的研究顯示,39.8%為浸潤潰瘍型或浸潤型癌,在該型結腸癌中僅0.5%可以見到殘留之腺瘤組織;而隆起型和局限潰瘍型中25.8%可找到殘留之腺瘤成分。后者的檢出率又與腫瘤的體積有關,在<2cm的腫瘤中腺瘤的檢出率高達83%。因此,該作者認為結腸癌的發(fā)生有2種方式,浸潤型及浸潤潰瘍型結腸癌起源于平坦黏膜,而隆起型和局限潰瘍型主要發(fā)生于腺瘤的基礎上。

      在討論結腸癌組織發(fā)生問題時,還應提及結腸癌的多中心生長這一現(xiàn)象。腫瘤的多中心性生長并非結腸癌所特有,但結腸癌的多中心性發(fā)生不罕見。據(jù)報道,多發(fā)性原發(fā)性癌的發(fā)現(xiàn)率占結腸癌的1.5%~2.5%。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三醫(yī)院報道多發(fā)原發(fā)癌竟占同期結腸癌的10.53%。這一現(xiàn)象應引起腫瘤臨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不論是內科、外科還是病理科醫(yī)師,在結腸癌的術前、術中及術后檢查中,應注意是否有多發(fā)原發(fā)癌灶的存在,以免漏診。

      ③腺瘤癌變的診斷標準:有關腺瘤癌變的標準國內外差異較大,總的趨勢是歐美學者診斷癌變的標準較嚴格,往往強調有浸潤時才能確定為癌;而日本學者常常把重度異形增生診斷為癌,國內學者對腺瘤癌變的標準提出了建議,并經全國結腸癌病理協(xié)作組研究后,同意采納。

      ④原位癌診斷標準:

      A.部分腺管或絨毛的上皮細胞呈低柱狀或多邊形并有明顯異形性,核顯著增大變圓,極性消失,核仁大而明顯,核分裂象多見,并出現(xiàn)病理性核分裂。

      B.黏膜下浸潤癌:癌變組織穿透黏膜肌層侵入黏膜下組織,但未累及固有肌層者。腫瘤組織一旦侵入固有肌層,即為進展期結腸癌。

      在實際工作中,癌變的診斷標準往往難以做到完全統(tǒng)一,但腺瘤與早期癌的處理原則是相同的,即:黏膜內癌或黏膜下癌僅侵及息肉狀腺瘤的頂部或莖部者,作腺瘤蒂根部切除即可;如癌組織已浸潤至瘤蒂根部,則通常應考慮作根治性切除。故不論外科醫(yī)師還是病理科醫(yī)師在處理這類腺瘤時,都必須十分重視腺瘤莖底部及側切緣的侵犯情況。

      C.結腸癌癌旁移行黏膜:自70年代英國著名病理學家Philipe提出結腸癌癌旁存在移行黏膜(transitional mucosa,TM),并認為該黏膜是結腸癌癌前病變這一概念以來,引起了腫瘤病理學界的廣泛重視,但對移行黏膜是否癌前病變這一本質,迄今仍存在著不同的看法。近年來,許多學者從形態(tài)學、超微結構、形態(tài)定量檢測、黏液組織化學及免疫組化等多個角度對移行黏膜的特點及本質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移行黏膜在形態(tài)及功能等方面確實與正常黏膜有所不同,表現(xiàn)為:移行黏膜中的腺體擴張、延長、扭曲或分支,腺上皮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內唾液酸黏蛋白含量明顯增加,硫酸黏蛋白減少或消失;癌胚抗原(CEA)的檢出率高于正常黏膜并可出現(xiàn)于胞漿內;用結腸癌的單克隆抗體(McAb)MC3,MC5,CL-2,CL-4等標記,移行黏膜的陽性率顯著高于正常黏膜。此外,移行黏膜上皮細胞核內DNA含量與癌細胞近似,其中三倍體、四倍體甚至超四倍體的細胞數(shù)量明顯增多,類似癌細胞的倍體類型。國內郭氏等還進一步分析了移行黏膜分布與結腸癌預后的關系,發(fā)現(xiàn)移行黏膜分布范圍越廣,腫瘤的組織學分化愈差,患者的Dukes分期亦愈晚。根據(jù)移行黏膜的上述特點,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移行黏膜是細胞發(fā)生了異常分化的黏膜,這種變化為炎癥所致,亦可能是腫瘤形成過程所表現(xiàn)的異型增生。因此,對活檢標本內發(fā)現(xiàn)移行黏膜的患者應追蹤觀察,以發(fā)現(xiàn)早期結腸癌。

      3.臨床病理分期 腸癌的預后盡管受許多因素影響,但最有意義的是癌腫在腸壁浸潤深度和腸周淋巴結及遠處有無轉移。正如Dukes在1928年提出“結腸癌的存活情況和病變在腸壁的浸潤情況及后來的淋巴結受累情況密切相關”。隨后Dukes首先根據(jù)這兩項指標,對215例直腸癌進行分析,提出了1個頗有意義的臨床病理分期方案,被大多數(shù)學者所贊同。在具體應用中又累經修正,稱改良Dukes分期方案。

      (1)Dukes分期(1932~1935):

      A期:腫瘤限于腸壁。

      B期:腫瘤侵及腸周組織,但無淋巴結轉移。

      C期:C1:腫瘤侵及腸周組織,有血管結扎處以下淋巴結轉移。

      C2:腫瘤侵及腸周組織,有血管結扎處以上淋巴結轉移。

      (2)Kirkline改良Dukes分期(1949):Kirkline把DukesA期進一步分為A、B1和B2 3期,提出了原位癌,突出肌層在腫瘤擴散中的意義,合并C1和C2為C期,但未包括腸周組織浸潤及遠隔轉移的病例。

      A期:腫瘤僅侵及黏膜。

      B期:B1:腫瘤浸潤肌層,但未穿透。

      B2:腫瘤已穿透肌層。

      C期:腫瘤侵犯部分腸壁或腸壁全層伴淋巴結轉移。

      (3)Astler改良Dukes分期(1954):

      A期:腫瘤僅累及黏膜。

      B1期:腫瘤浸潤肌層,但未穿透。

      B2期:腫瘤已穿透肌層。

      C1期:腫瘤限于腸壁伴淋巴結轉移。

      C2期:腫瘤已穿透腸壁伴淋巴結轉移。

      Astler改良Dukes分期和Kirkline方案比較,除具有Kirkline分期優(yōu)點外,突出了漿膜浸潤的意義。但Astler方案并未包括癌已穿透腸壁無淋巴結轉移和遠隔轉移的病例。Astler改良Dukes分期已為美國大多數(shù)文獻所采用。

      (4)Alan改良Dukes分期(1978):Alan改良Dukes分期以Wood觀察預后的指標為基礎,依據(jù)他自己100例結腸癌病例分析結果,提出1個簡明易懂、應用方便的改良方案。分期中有淋巴結轉移者5年生存率為30%~40%,無淋巴結轉移者為56%~100%,但本方案未對侵犯鄰近臟器的病例作出估計。

      A1:黏膜下層以上,淋巴結轉移(-)。

      A2:黏膜下層以上,淋巴結轉移( )。

      B2:肌層,淋巴結轉移(-)。

      B2:肌層,淋巴結轉移( )。

      C1:腸壁全層,淋巴結轉移(-)。

      C2:腸壁全層,淋巴結轉移( )。

      D:遠隔轉移。

      (5)AJC分期(1979):自1959年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提出TNM腫瘤臨床分期系統(tǒng)以來,人體主要臟器的癌腫都先后按該分期原則列出具體分期方案,唯結腸癌由于病變難以估計,一直作為例外未能采用。1959年美國癌腫分期和結果報告聯(lián)合會(AJC)對TNM分期原則應用于結腸癌作了深入研究,但內容有別于其他腫瘤?!癟”指腫瘤在腸壁和腸周浸潤情況,而不像其他腫瘤作為癌結大小的標志。1982年Beahrs提供的具體方案如下:

      ①TNM標準:

      T:原發(fā)癌直接浸潤范圍。

      Tx:癌腫浸潤腸壁深度不能肯定。

      To:臨床未發(fā)現(xiàn)腫瘤。

      Tis:組織學檢查為原位癌。

      T1: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層。

      T2:癌浸潤限于腸壁,但未穿透。

      Ta:部分固有肌層浸潤。

      Tb:全部固有肌層浸潤。

      T3:癌浸潤腸壁全層,伴有或無侵犯鄰近組織或臟器,有或無瘺管存在。

      T4:癌腫直接擴散的范圍已超出鄰近組織和臟器。

      ( )T:多發(fā)性原發(fā)癌,其中最大腫瘤用上述規(guī)定描述,腫瘤數(shù)目填入括號內。

      N:淋巴結轉移情況。

      Nx:無法估計。

      No:不認為有淋巴結轉移。

      N1:鄰近原發(fā)病變的1~3個局部淋巴結轉移( )。

      N2:系膜切緣外或血管結扎線外的區(qū)域淋巴結轉移( )。

      N3:轉移淋巴結部位不確切,淋巴結檢查數(shù)( ),轉移淋巴結數(shù)( )。

      M:遠隔轉移情況。

      Mx:無法估計遠隔轉移情況。

      Mo:遠隔轉移不清楚。

      ML:有遠隔轉移,轉移部位_________。

      ②AJC腸癌分期方案:

      0期:Tis N0 M0 組織學檢查為原位癌。

      ⅠA期:T1 N0 M0 癌限于黏膜或黏膜下,無淋巴結及遠隔轉移。

      ⅠB期:T2 N0 M0 癌限于腸壁。

      T2 Nx M0

      Ⅱ期:T3 N0 M0 癌浸潤腸壁全層及鄰近結構,無淋巴結及遠隔轉移。

      Ⅲ期:any T N1~3 M0 癌侵犯腸壁任何層次,伴區(qū)域淋巴結轉移。

      T4 anyN M0 癌浸潤超相鄰組織或浸潤近鄰器官,不伴局部淋巴結轉移。

      Ⅳ期:any T anyN ML 癌侵犯腸壁任何層次,有或無淋巴結轉移,已有遠

      隔轉移。

      (6)全國結腸癌協(xié)作會議分期(1978,杭州):我國學者于1978年在杭州召開的全國部分省市結腸癌協(xié)作組會議上,對各種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我國的Dukes分期的改良方案。

      Ⅰ期:0 病灶限于黏膜(包括原位癌)可作局部切除。

      1 病灶侵犯黏膜下層(早期浸潤癌)。

      2 病灶侵犯肌層。

      Ⅱ期: 病灶侵及漿膜或侵犯腸周組織和器官,尚可切除或整塊切除。

      Ⅲ期:1 伴病灶附近淋巴結轉移(腸上或腸旁淋巴結)。

      2 伴供應血管周圍及系膜切緣附近淋巴結轉移尚可作根治切除。

      Ⅳ期:1 伴遠處臟器轉移(肝、肺、骨、腦)。

      2伴遠處淋巴結廣泛轉移(左鎖骨上),或供應血管根部淋巴結廣泛。

      轉移,無法全部切除(主動脈前或旁和髂內血管淋巴結等)。

      3 伴腹膜廣泛擴散,無法將其全部切除。

      4 病灶已廣泛浸潤鄰近臟器,無法切除。

      癥狀

      結腸癌有哪些表現(xiàn)及如何診斷?

      病史及癥狀:

      排便習慣或糞便性狀的改變,多數(shù)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增多,不成形或稀便,大便帶血及粘液。有時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替,大便變細。中下腹部疼痛,程度輕重不一,多為隱痛或脹痛。右半結腸癌患者常發(fā)現(xiàn)腹部腫塊。注意有無貪血、消瘦、乏力、水腫、低蛋白血癥等全身癥狀、腫瘤壞死或繼發(fā)感染時,患者常有發(fā)熱。

      體檢發(fā)現(xiàn):

      可捫及腹部包塊或指腸指診時發(fā)現(xiàn)包塊,包塊多質硬伴有壓痛,形態(tài)不規(guī)則。貧血、消瘦、惡病質。伴淋巴轉移者壓迫靜脈回流可引起腹水,下肢水腫,黃疸等。

      結腸癌多見于中老年人,30~69歲占絕大多數(shù),男性多于女性。早期癥狀多不明顯,中晚期病人常見的癥狀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癥狀,腹部腫塊,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改變,貧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癥狀及腸梗阻、腸穿孔等。

      1.癥狀

      (1)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癥狀:多數(shù)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不適,如腹部隱痛、右側腹飽脹、惡心、嘔吐及食欲不振等。進食后癥狀常加重,有時伴有間歇性腹瀉或便秘、易與右下腹常見的慢性闌尾炎、回盲部結核、回盲部節(jié)段性腸炎或淋巴腫瘤相混淆。結腸肝曲癌可表現(xiàn)為右上腹陣發(fā)性絞痛,類似慢性膽囊炎。一般認為,右半結腸癌疼痛常反射至臍上部;左半結腸癌疼痛常反射至臍下部。如癌瘤穿透腸壁引起局部炎性粘連,或在慢性穿孔之后形成局部膿腫時,疼痛部位即為癌腫所在的部位。

      (2)腹部腫塊:一般形狀不規(guī)則,質地較硬,表面呈結節(jié)狀。橫結腸和乙狀結腸癌早期有一定的活動度及輕壓痛。升、降結腸癌如已穿透腸壁與周圍臟器粘連,慢性穿孔形成膿腫或穿破鄰近臟器形成內瘺時,腫塊多固定不動,邊緣不清楚,壓痛明顯。

      (3)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改變:為癌腫壞死形成潰瘍及繼發(fā)感染的結果。因毒素刺激結腸產生排便習慣改變,排便次數(shù)增加或減少,有時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xiàn),排便前可有腹部絞痛,便后緩解。如癌腫位置較低或位于直腸,可有肛門墜痛、排便不暢或里急后重等直腸刺激癥狀。糞便常不成形,混有黏液、膿血,有時含血量較大常被誤診為痢疾、腸炎、痔出血等。

      (4)貧血及慢性毒素吸收癥狀:癌腫表面壞死形成潰瘍可有持續(xù)性小量滲血,血與糞便混合不易引起病人注意。但可因慢性失血,毒素吸收及營養(yǎng)不良而出現(xiàn)貧血、消瘦、無力及體重減輕。晚期病人有水腫、肝大、腹水、低蛋白血癥、惡病質等現(xiàn)象。如癌腫穿透胃、膀胱形成內瘺也可出現(xiàn)相應的癥狀。

      (5)腸梗阻和腸穿孔:因腸腔內腫塊填塞、腸管本身絞窄或腸腔外粘連、壓迫所致。多表現(xiàn)為進展緩慢的不完全性腸梗阻。梗阻的早期病人可有慢性腹痛伴腹脹、便秘,但仍能進食,食后癥狀較重。經瀉藥、洗腸、中藥等治療后癥狀多能緩解。經過較長時間的反復發(fā)作之后梗阻漸趨于完全性。有些病人以急性腸梗阻的形式出現(xiàn),在老年人的急性結腸梗阻中約半數(shù)以上由結腸癌所引起。當結腸發(fā)生完全性梗阻時,因回盲瓣阻擋結腸內容物逆流至回腸而形成閉袢性腸梗阻。從盲腸至梗阻部位的結腸可以極度膨脹,腸腔內壓不斷增高,迅速發(fā)展為絞窄性腸梗阻,甚至腸壞死穿孔,引起繼發(fā)性腹膜炎,有些患者既往癥狀不典型,很難在術前明確診斷。位于盲腸、橫結腸、乙狀結腸的癌腫在腸蠕動劇烈時可導致腸套疊。

      結腸癌病人不一定具備上述典型癥狀,其臨床表現(xiàn)與癌腫部位、病理類型及病程長短有一定關系。以結腸脾曲為界可將結腸分為左、右兩半部,兩半部無論從胚胎起源、血液供應、解剖生理功能、腸內容物性狀及常見癌腫類型均有所不同,故臨床表現(xiàn)、診斷方法、手術方法及預后均有明顯差異。

      右半結腸胚胎起源于中腸、腸腔較大,腸內容物呈液態(tài),主要功能之一為吸收水分,癌腫多為腫塊型或潰瘍型,表面易出血、繼發(fā)感染產生的毒素易被吸收。常見的3種主要癥狀為右側腹前及消化道激惹癥狀、腹部腫塊、貧血及慢性毒素吸收后的表現(xiàn),而出現(xiàn)腸梗阻的機會較少。

      左半結腸胚胎起源于后腸,腸腔較細,腸內容物呈固態(tài),主要功能為貯存及排出糞便,癌腫多屬浸潤型易致腸腔環(huán)形絞窄。常見的3種主要癥狀為排便習慣改變,血性便及腸梗阻。腸梗阻可表現(xiàn)為突然發(fā)作的急性完全性梗阻,但多數(shù)為慢性不完全性梗阻,腹脹很明顯,大便變細形似鉛筆,癥狀進行性加重最終發(fā)展為完全性梗阻。當然,這種區(qū)分并非絕對,有時僅有1~2種臨床表現(xiàn)。

      2.體征 體格檢查所見可因病程不同而異。早期病人可無陽性體征;病程較長者腹部可觸及腫塊,也可有消瘦、貧血、腸梗阻的體征。如患者間斷出現(xiàn)腹部“氣串樣”腫塊,同時伴有絞痛和腸鳴音亢進,應考慮到結腸癌引起成人腸套疊的可能性。如發(fā)現(xiàn)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肝大、腹水、黃疸或盆腔內腫塊多屬晚期表現(xiàn)。肝、肺、骨的轉移局部均有壓痛。

      直腸指診為不可忽略的檢查方法,一般能了解距肛門8cm范圍內有無息肉、腫塊、潰瘍。低位乙狀結腸癌可經腹部、直腸雙合診觸及。同時應注意盆腔內有無轉移性腫塊。女病人可行腹部、直腸、陰道三合診。

      結腸癌治療的基本前提就是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腫瘤診斷。腫瘤的診斷是在綜合病史、體檢、相關器械檢查基礎上得出的結論,一般術前診斷主要包括腫瘤情況和全身其他情況。

      1.腫瘤情況

      (1)腫瘤的定位診斷:即明確腫瘤存在的部位、了解腫瘤與相鄰組織器官的關系、有否遠處轉移。

      ①腫瘤的解剖部位:臨床上要明確腫瘤所在的解剖部位,我們可以通過下列各種定位診斷技術來確定:A.體檢明確腫塊部位,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辦法,但要注意部分游離度較大的橫結腸和乙狀結腸腫瘤可不在常規(guī)位置上,造成判斷失誤。B.B超、CT、MRI可以確定腫塊存在與否以及腫塊的部位,但有時腫瘤較小,上述檢查無法判斷。C.纖維結腸鏡檢查除了在直腸外,其他部位的定位功能是不可靠的,主要是由于腸鏡和腸管之間的非直線關系造成的,腸管是可以被拉長或套疊,臨床上經常可以看到腸鏡定位與手術發(fā)現(xiàn)巨大的差異,造成手術困難。D.結腸腫瘤的最好定位診斷方法是鋇灌腸檢查,它可以給我們最直觀、準確的腫瘤部位,同時還可以給我們腸管的長度、松緊度,幫助我們確定手術切口選擇及切除腸段的范圍。

      ②腫瘤與周圍組織結構的關系:除了明確腫瘤的解剖部位外,非常重要的是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器官的關系,特別是與重要器官、大血管的關系,一般的結腸與周圍組織的關系不太密切,只有腫瘤較大的時候方可侵犯其他器官,主要的有巨大回盲部腫瘤侵犯髂血管、輸尿管;結腸肝區(qū)癌侵犯十二指腸和胰頭;降乙結腸癌侵犯輸尿管等。術前了解腫瘤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對術前切除的判斷、患者和家屬的告知有確定價值。

      ③腫瘤的遠處轉移情況:對于惡性腫瘤來講,除了原發(fā)腫瘤的情況非常重要外,轉移灶的情況更重要,因為有了轉移灶后,整個治療計劃將發(fā)生重大變化,因此術前仔細檢查可能的轉移灶是手術前常規(guī)檢查。對結腸癌來說,盆底種植轉移、腹膜后淋巴結、肝臟、肺是轉移的常見部位,應該常規(guī)檢查。對于少見的骨、腦、腎上腺多根據(jù)臨床癥狀來決定是否進行腦CT、骨掃描等檢查。

      (2)腫瘤的定性診斷:疾病的定性診斷是要求明確下列問題:①疾病是不是腫瘤;②是惡性腫瘤還是良性腫瘤;③是惡性腫瘤的哪一類,哪一型。前二者決定了是否要手術和手術的范圍;而后者將決定手術的方式。

      雖然體檢、B超、CT、MRI、內鏡檢查可以進行初步的定性診斷,但結腸癌的定性診斷最后還是要靠組織病理學診斷。

      應該注意的是,臨床上基本可以確診的惡性腫瘤,有時病理檢查卻不一定是惡性。有作者報道結直腸癌術前病理檢查反復8次 (包括纖維結腸鏡檢查、乙狀結腸鏡檢查、擴肛活檢)方診斷的事例。此與組織活檢部位、關檢組織塊大小有關。故當臨床懷疑惡性腫瘤時一定要反復檢查,千萬不能隨意放棄檢查,耽誤了疾病的診治。在結腸癌的臨床處理上,對術前病理有以下幾點要求:對結腸癌和肯定可以保留肛門的結腸癌,目前的病理可以是不確定的,但是一定要有明確的病灶,且達到一定的大小;對于不能明確保留肛門的直腸癌,一定要有病理學診斷,才能手術。

      (3)腫瘤的定量診斷:腫瘤的定量診斷廣義上可以分為2個方面:①腫瘤的大小??捎?種表示法:腫瘤最大垂直徑表示法和腫瘤侵犯腸管周徑表示法。前者多用于較大的腫瘤情況,一般用腫瘤的最大徑與其最大垂直徑相乘,以厘米表示;后者多用于腫瘤中小、尚局限于腸管范圍,臨床上用腫瘤所占腸管的周徑范圍來表示,如1/2圈;②腫瘤的體積或重量,腫瘤的體積和重量在腸癌上應用較少,該方法多用于較大的實體腫瘤,如軟組織腫瘤。

      (4)腫瘤的術前分期:結腸癌的術前分期和其他腫瘤一樣,存在著分期的準確性問題。一般根據(jù)以上的腫瘤定位、定性、定量可以給出一個術前分期,這個分期往往與術后分期有較大的差異。目前的研究已經顯示,對于結腸癌的術前分期,臨床指導意義不大,但對于WHO分期Ⅱ或Ⅲ期的即已侵出腸壁或有轉移淋巴結的中下段直腸癌,術前分期意義重大,可以指導新輔助放化療。

      2.全身非腫瘤疾病的診斷和處理 在處理腫瘤疾病時,對全身其他組織和器官的健康狀況的了解和處理亦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jù)。

      (1)機體狀態(tài)的檢查:腫瘤是一個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的疾病,多數(shù)患者大于50歲。他們多數(shù)合并有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肝腎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等。師英強報道1組高齡結腸癌病人,66%合并有各種類型慢性疾病。作者強調對任何腫瘤患者都要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常規(guī)的心電圖、胸片、肝腎功能、血常規(guī)、出凝血功能、傳染性疾病、糖尿病相關檢查。對于有癥狀的或檢查有提示的情況,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超聲心動圖、心功能、肺功能、腦電圖、骨髓功能的檢查。

      (2)糖尿病的檢查:糖尿病與結腸癌的關系密切。普通60歲以上人群,糖尿病發(fā)病率為42.7%。由于糖尿病與結腸癌有相同的致病因素,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熱卡、低纖維素、少運動等,結腸癌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情況明顯高于普通人群。莫善兢對1993~1994年收治的結腸癌和胃癌研究顯示:結腸癌的糖尿病檢出率為17.6%,而胃癌的糖尿病檢出率僅為6.3%(P<0.025),同時明顯高出普通人群。由于糖尿病本身的糖代謝紊亂,以及手術狀態(tài)下的應激反應,可以使手術的吻合口愈合延緩、抗感染能力下降,增加手術后并發(fā)癥。因此術前檢測出糖尿病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多數(shù)醫(yī)院采用糖尿病史和空腹血糖來檢查糖尿病,但莫善兢研究提示:只有14.3%的患者可以通過糖尿病史來檢出;37.1%的患者可以通過空腹血糖來檢出;糖耐量實驗是最可靠的檢測方法,最好在有吻合的手術前,進行常規(guī)的糖耐量檢查。在做糖耐量實驗中,部分患者有以下1或2點異常雖然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也提示該患者有糖代謝異常,在手術應激情況下也需要注意檢測或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①WHO糖尿病診斷標準(1998):A.糖尿病代謝紊亂癥狀+隨機血糖≥11.1mmol/L;或B.空腹血糖≥7.0mmol/L;或C.OGTT中餐后2h血糖≥11.1mmol/L。

      ②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h血糖≥7.8至<11.0mmol/L為糖耐量減低。

      ③癥狀不典型者,需另一天再次證實。對于無癥狀的患者必須有2次血糖異常才能診斷。

      檢查

      結腸癌應該做哪些檢查?

      1.大便隱血(FOBT)試驗 是結腸癌早期發(fā)現(xiàn)的主要手段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將FOBT用作無癥狀人群結腸癌檢查,至今仍不失為一種實用的篩檢手段。FOBT有化學法和免疫法?;瘜W法包括聯(lián)苯胺試驗和愈創(chuàng)木酚試驗等,但特異性不夠理想。免疫法有免疫單擴法(SRID)、乳膠凝集法(LA)、對流免疫電泳(CIE)、免疫酶標法(ELISA)及反向間接血凝法(RPHA)等,其中以RPHA較適合于大批量篩檢用。RPHA敏感性63.6%,低于聯(lián)苯胺法的72.7%,而特異度RPHA為81.9%,高于聯(lián)苯胺法的61.7%,故RPHA作為初篩可明顯減少復篩人群量,且不必控制飲食,易被普查人群所接受。

      近年報道的免疫斑點法(dot-ELISA)為未來發(fā)展的一種免疫新技術,相對操作較簡便,敏感性高,重復性較好,確具臨床應用的前景。

      2.細胞學診斷 結腸癌脫落細胞學檢查方法有:直腸沖洗、腸鏡直視下刷取、線網氣囊擦取以及病灶處指檢涂片法等。但以腸鏡下明視刷取或病灶部位指檢涂片較為實用,如發(fā)現(xiàn)惡性細胞有診斷意義。如屬可疑惡性或核略大、染色質增多的核異質細胞者,不足以作最終診斷,但提示應作復查或活組織檢查以確診。盡管脫落細胞找到惡性腫瘤細胞,但確定治療方案,仍應依據(jù)組織病理學診斷。

      3.組織病理學檢查 活組織標本病理檢查是擬訂治療方案所必需的依據(jù)?;罱M織取材要點:

      (1)息肉樣腫物:如腫瘤較小,應將腫物全部切取送檢,并應包括蒂部,如無明顯瘤蒂,則應將腫物基底黏膜同時切下送檢。

      (2)對較大的腫物進行活檢時,應注意避免鉗取腫物表面的壞死組織,如有可能應盡量鉗取腫瘤基底部與正常黏膜交界處的組織。必要時特別是疑有腺瘤癌變時,宜多處取材。

      (3)潰瘍型病灶應鉗取潰瘍邊緣部的組織,不宜取潰瘍面的變性、壞死組織。

      小塊活組織,在制作過程中,應盡量注意黏膜的包埋方向,以確保切片中能觀察到腺管的縱切面。

      4.血清癌胚抗原(CEA)測定 最初于1965年Gold自人結腸癌與胰腺癌組織中提取到r細胞膜糖蛋白,并發(fā)現(xiàn)也存在于內胚層衍生的消化道腺癌及2~6個月胚胎肝、腸及胰腺組織中,故而命名為CEA,且認為屬于可特異地測定結腸癌,亦被后繼的工作證實。在結直腸癌組織中CEA含量明確高于正常組織,顯示其作為診斷的依據(jù),但經日漸廣泛應用及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在胃癌(49%~60%)、肺癌(52%~77%)、乳癌(30%~50%),胰腺(64%)、甲狀腺(60%)及膀胱等腫瘤亦存在CEA,故CEA實為一種惡性腫瘤相關性抗原,以結腸癌陽性的比例最大,尤在肝轉移者陽性率更高。有報道在20例結直腸癌中對比門靜脈及周圍靜脈CEA水平,門靜脈者明顯高于周圍血中的CEA水平,說明肝臟有清除CEA作用,但其機制仍未清楚。近些年來臨床已廣泛應用CEA測定,其臨床意義歸納為2方面:

      ①預測預后:術前CEA可預測預后,CEA升高者復發(fā)率高,預后較正常CEA值者為差。術前增高者術后復發(fā)率為50%,CEA正常者為25%。CEA的正常值標準,根據(jù)不同標準的敏感度、特異度及其預測值所得的正確指數(shù)看,以>5μg/L正確指數(shù)最高(0.43),較其他水平為更合適(表3)。故以酶標法≤5μg/L為正常值標準更為恰當。

      ②術后隨訪預測復發(fā)或轉移:術前CEA增高者,根治術應在6周內或1~4個月內恢復正常,仍持高不下者可能有殘留,有認為在表現(xiàn)復發(fā)癥狀前10周到13個月,CEA已升高,故根治術后對CEA值增高者要嚴密檢查與追蹤隨訪,必要時有主張作第2次手術探查。Moertal等(1993)報道417例復發(fā)者,血清CEA測定59%增高,而在無復發(fā)的600例中16A增高,顯示假陽性。CEA對肝與腹膜后轉移者較敏感,而在淋巴結與肺轉移者相對不敏感。作者統(tǒng)計了115例CEA增高而行剖腹探查者,47例復發(fā)(40.1%)。Martin報道,60例根據(jù)CEA升高再手術者,93.3%證實復發(fā),95%肝轉移者CEA升高,一般有轉移或復發(fā)者17%~25% CEA水平正常。CEA主導的第2次剖腹探查術為當前最佳提高復發(fā)性結直腸癌生存率的方法。

      5.基因檢測 隨著腫瘤分子遺傳學的研究,體外基因擴增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的發(fā)展與應用,為腫瘤基因診斷提供了可能,目前已開展的有以聚合酶鏈式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態(tài)分析(PCR-RFLP)方法,可檢測到單分子DNA或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在結腸癌已有以下2方面的研究與應用。

      (1)測定結直腸癌及癌旁組織Ki-ras基因的突變率:有助于了解腫瘤惡性程度,為預測其預后提供參加。ras基因存在不少人類腫瘤,為一潛在的腫瘤標志。單個點突變可使ras基因變成癌基因。干月波等在我國35例結直腸癌中檢得第12位密碼子突變者11例(31.4%),61位突變者l例(2.9%),1例僅癌旁組織12位密碼子突變,而未發(fā)現(xiàn)本文結腸癌中較為常見的第13位密碼子Gly→AsD突變(表4)。該法可進一步研究與推廣應用,對鑒別小塊組織癌變與否有幫助。

      (2)糞便中檢測突變Ki-ras基因:干月波等從糞便中分離大分子DNA進行Ki-ras基因第1外顯子的PCR擴增,用RFLP方法檢測該基因12位密碼子的有無突變,在18例結直腸癌患者中發(fā)現(xiàn)6例具Ki-ras基因突變(33.3%),其中4例同時發(fā)現(xiàn)癌組織亦有相應的突變。Volgelstein等對24例可疑結腸癌大便檢查,9例存在ras基因,8例有突變,該檢測方法可用于高度可疑而一般方法未能發(fā)現(xiàn)人群的監(jiān)測,對早期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具有實際應用前景。

      1.纖維結腸鏡檢查 纖維結腸鏡的應用是結腸腫瘤診斷的一項重要進展,從而也提高了早診率,短的纖維乙狀結腸鏡的應用漸漸代替了30cm硬乙狀直腸鏡的檢查,從2種鏡型效果看纖維鏡較硬鏡發(fā)現(xiàn)癌的病變率高2倍,腺瘤發(fā)現(xiàn)率高6倍。由于纖維乙狀鏡檢查易于掌握應用,故已廣泛用于普查高危人群。內鏡檢查,除肉眼觀察及活檢做病理診斷外,并能對不同部位有蒂的病灶進行摘除手術治療。對X線檢查難以確定者,鏡檢獲進一步確診。除可證實有癥狀病人,亦用于對高危人群無癥狀者篩查。

      2.影像學診斷 影像檢查的目的在檢測浸潤與轉移,浸潤深度的估計極為重要,腫瘤僅限于黏膜下者淋巴結轉移率為6%~11%,超越黏膜下者為10%~20%,全層浸潤者則可達33%~50%。

      (1)結腸氣鋇雙重造影:是結腸病變的重要檢查方法,但不宜作為人群普查,雙重氣鋇對比造影明顯優(yōu)于單一鋇劑對比檢查的結果,前者檢出率可達96%,與結腸鏡檢相似,Thoeri及Menuk報道雙重造影者其對小的結腸息肉錯誤率為11.7%,而單一鋇劑造影則為45.2%;對息肉檢出率各為87%及59%。在有經驗者,雙重造影檢出率可達96%,接近結腸鏡檢結果,但X線造影也有不足之處,可因糞便或乙狀結腸盤轉而致假陰性,其假陰性率可達8.4%。

      檢查要點:①腸道準備忌用清潔洗腸,以無渣飲食加口服緩瀉劑,排盡糞便后才能進行。②灌入70%~80%硫酸鋇前以藥物(654-2)靜注,使結腸呈低張狀態(tài),透視下灌鋇劑直至能顯示出肝曲,隨即注氣達腹脹感。③受檢者變換體位,采取仰臥和左、右斜位、立位及仰臥位、右前斜位等以充分顯示左半、右半、盲腸等部位。注意觀察有無充盈缺損、腸壁僵硬和狹窄、龕影,診斷中尤應注意有無惡變征象,諸如:息肉頭部有無僵硬、潰爛、基底部腸壁皺縮等征象(圖4);在有癌腫者觀察有無結腸其他部位小息肉;40歲以下者中有多發(fā)息肉應考慮家族性腺瘤病可能。

      (2)CT掃描:對結腸腔內形態(tài)變化的觀察,一般氣鋇灌腸檢查優(yōu)于CT,然CT有助于了解癌腫侵犯程度,CT可觀察到腸壁的局限增厚、突出,但有時較早期者難鑒別良性與惡性,CT最大優(yōu)勢在于顯示鄰近組織受累情況、淋巴結或遠處臟器有無轉移,因此有助于臨床分期。Moss等提出的CT分期法:

      第1期:消化道管壁厚度正常(一般為5mm),息肉樣病變向腔內突出。

      第2期:管壁局部增厚,呈均勻的斑塊或結節(jié)狀表現(xiàn),無壁外擴展。

      第3期:管壁局部增厚,周圍組織已有直接侵犯;可有局限或區(qū)域性淋巴結受累,但無遠處轉移。

      第4期:有遠處轉移(如肝、肺、遠處淋巴結)。

      因之CT檢查有助于了解腫瘤范圍,有助于術前分期,估計范圍和擬訂治療方案,也是估計預后的指標之一,故CT檢查已作為常規(guī)檢查方法之一。但有材料提出CT術前分期正確率為48%~72%,估計淋巴結轉移正確率為25%~73%,似難作為分期的常規(guī)檢查,但對肝臟或轉移結節(jié)檢出率較有意義。

      (3)MRI:對腸道腫瘤的診斷仍未能明確者,MRI可彌補CT診斷的不足,MRI對直腸周圍脂肪內浸潤情況易于了解,故有助于發(fā)現(xiàn)或鑒別第3期患者。

      (4)超聲切面顯像診斷:結腸腫瘤的超聲檢查,可用于以下2個方面,即經腹壁或經腸腔內檢查。

      ①經腹壁檢查:直接檢查腸道原發(fā)腫塊部位、大小、與周圍組織關系等;檢查轉移灶:包括腹膜后、腸系膜根部淋巴結、轉移結節(jié)或腫塊,盆腔有無轉移結節(jié);肝臟有無占位性實質性腫塊。

      ②經腸腔檢查:應用特制的纖維超聲內鏡,于超聲傳感器與腸壁間充以水,在超聲傳感器外包一特制水囊,或包被一氣囊進入腸腔后注水,使傳感器隔水測定。從測定的圖像顯示腸壁5個層次,即黏膜層、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及漿膜層,肌層均為低回聲,余3層顯強回聲,清晰觀察各層次的形態(tài)、厚薄及均勻與否,腫瘤的大小及浸潤范圍估計正確率可達76%~88.8%,而對腸外淋巴結轉移正確率僅38%。對比各種方法對浸潤范圍的估計正確性依次為:腔內B超、內鏡及CT掃描。

      (5)核素診斷:核素用于腸癌的診斷者包括:①血清學測定腫瘤相關物如CEA、AFP、CA-50、CA19-9等。②用作定位的核素診斷,從某特定核素物質集聚狀況在原發(fā)或轉移腫瘤部位、大小等,常用的有67Ga-檸檬酸鹽,2~5cm(74~165mEq,靜脈注射),24~96h后,以γ照相機進行病灶部位攝像或斷層像(ECT),癌腫部位有放射性積聚,但在骨、肝臟、大關節(jié)周圍正常區(qū)域亦可積聚67Ga而呈假陽性表現(xiàn)。131I也常用以標記CEA注入體內以檢測病變部位。

      鑒別

      結腸癌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

      臨床鑒別要點是病期的長短、糞便檢出寄生蟲、鋇灌腸所見病變形態(tài)和范圍等。其中最可靠的仍是通過結腸鏡取活組織檢查。

      1.特發(fā)性潰瘍性結腸炎 占誤診病例的15%。結腸癌,尤其是左半結腸乳頭狀癌或菜花狀癌,病情發(fā)展到一定程度時,??沙霈F(xiàn)腹瀉、黏液便、膿血便、大便次數(shù)增多、腹脹、腹痛、消瘦、貧血等癥狀,伴有感染者尚可有發(fā)熱等中毒癥狀,這些都與特發(fā)性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相似。X線檢查時,兩者也有相類似之處。故而在臨床上很容易引起誤診,特別是對于青年病人,更少想到腫瘤的存在。

      2.闌尾炎 占誤診病例的10%左右?;孛げ堪┏R蚓植刻弁春蛪和炊\斷為闌尾炎。特別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發(fā)生壞死潰爛和感染,臨床表現(xiàn)有體溫升高,白細胞計數(shù)增高,局部壓痛或觸及腫塊,常診斷為闌尾膿腫,而采取保守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治療,腫塊不見縮小,甚至增大,才考慮到腫瘤。一般闌尾膿腫認真詢問病史都有急性發(fā)病過程,有炎癥表現(xiàn),在短期治療觀察后??擅黠@好轉。如癌腫與闌尾炎并存或因癌腫致闌尾阻塞致闌尾炎,雖治療有所好轉,但不會徹底,停藥后繼續(xù)加重須進一步檢查診斷。在高度懷疑時應及時手術探查。

      3.腸結核 腸結核在我國比較常見,其好發(fā)部位在回腸末端、盲腸及升結腸。臨床最常見的癥狀有腹痛、腹塊、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這在結腸癌病人中亦較多見。特別是增殖性腸結核與結腸癌有很多相似之處,如低熱、貧血、消瘦、乏力,局部可以捫到腫塊等。但腸結核的全身癥狀更明顯,表現(xiàn)為午后低熱或不規(guī)則發(fā)熱、盜汗、消瘦乏力。故當臨床上出現(xiàn)這些癥狀時,尤其是以腹瀉為首診癥狀時,臨床上常易從常見病、多發(fā)病角度考慮,首先想到結核病。大約有1%的病人在術前將結腸癌誤診為腸結核。檢查血象卻有特殊改變,血沉快,結核菌素試驗呈強陽性。結合病史、年齡及全身表現(xiàn)一般可明確診斷。

      4.結腸息肉 結腸息肉是常見的良性腫瘤,大多發(fā)生在乙狀結腸,其主要癥狀是便血,血為鮮血,不與糞便混淆,有些病人還可有膿血樣便。X線檢查均表現(xiàn)為充盈缺損。如不做纖維結腸鏡活檢病理檢查,則可將息肉樣結腸癌誤診為結腸息肉。腺瘤和息肉是最常見的結腸良性腫瘤和瘤樣病變,二者在組織學上有明顯區(qū)別:腺瘤可以發(fā)生癌變,息肉多不轉變?yōu)榘6呔蓡伟l(fā)或多發(fā)。在X線氣鋇雙重造影檢查時,呈邊緣光滑銳利的圓形或橢圓形充盈缺損,在腸腔內,若有蒂可上下移動,結腸輪廓多無改變,腺瘤或息肉周邊如附近有少量鋇劑時可形成一環(huán)狀陰影,與氣體形成鮮明對比。行纖維結腸鏡檢查并取活組織送病理檢查,則是最有效的鑒別方法。

      5.血吸蟲病肉芽腫 多見于流行區(qū),在我國南方多見,解放后隨血吸蟲防治工作的開展,目前已少見。腸血吸蟲病是血吸蟲卵在腸黏膜下沉積,早期引起較大的慢性炎癥性肉芽腫。后期結腸纖維組織增生,與周圍組織粘連形成炎性腫塊,結腸黏膜不斷形成潰瘍和瘢痕。由于潰瘍修復組織增生,可形成息肉樣增生。少數(shù)病例可癌變,在流行區(qū)結腸癌亦有腸血吸蟲病者均占48.3%~73.9%,說明血吸蟲病與結腸癌有密切關系。所以在流行區(qū)或曾在流行區(qū)居住過的腸血吸蟲病患者,既往已明確診斷,更有必要排在無相伴的結腸癌或本身的癌變。除行X線和纖維結腸鏡檢查及活檢外,結合血吸蟲感染病史,糞便中蟲卵檢查,均有助于結腸癌和血吸蟲病所致的腸道癌變的鑒別。

      6.阿米巴肉芽腫 在阿米巴肉芽腫形成時據(jù)其所在結腸的部位,于腹部的相應處可捫及腫塊或有腸梗阻癥狀。行糞便檢查時可找到阿米巴滋養(yǎng)體及包囊,X線檢查30%~40%的患者可有陽性發(fā)現(xiàn),黏膜上有息肉增生。阿米巴肉芽腫為多發(fā),常在腸管上產生巨大的單側性邊緣缺損或圓形切跡。

      并發(fā)癥

      結腸癌可以并發(fā)哪些疾病?

      當腫瘤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特別已經引起梗阻時才會引發(fā)一系列癥狀。包括:虛弱、乏力、貧血、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持續(xù)性腹痛、黑便或鮮血便、大便習慣改變等。直腸癌可局部侵犯膀胱、陰道壁或周圍神經,導致會陰或骶骨疼痛,但這些癥狀在晚期發(fā)生。貧血、結腸內瘺、部分或完全性腸梗阻和腸穿孔等是結腸癌常見并發(fā)癥,亦為病人就診的主要原因。

      預防

      結腸癌應該如何預防?

      預后

      我國結腸癌粗病死率為4.01/10萬(男性4.35/10萬,女性3.65/10萬),結腸癌病死率性別比例為1.35∶1,男性高于女性。早期結腸癌病人術后的5年生存率為95%~100%,多數(shù)學者認為只要治療措施正確,5年生存率達到100%是可能的。周錫庚報告62例早期結腸癌、黏膜癌,5年、10年生存率均為100%;黏膜下層癌5年生存率100%,10年生存率為96.6%。結腸癌的死亡原因主要為:①腫瘤對機體組織、器官的破壞;②營養(yǎng)消耗致多臟器功能衰竭;③腸梗阻;④腸道穿孔、出血、感染;⑤醫(yī)源性死亡;⑥腫瘤壓迫雙側輸尿管,因尿路梗阻,尿毒癥而死亡。在決定結腸癌療效的眾多因素中,腫瘤的病理分期是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腫瘤的病理類型,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腫瘤的部位、大小,轉移與浸潤的程度,手術治療方式,術后輔助治療,病人的全身狀況,術后并發(fā)癥出現(xiàn)的大小及多少等對預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上海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1385例結腸癌的5年、10年生存率分別為48.9%和43.6%,其中1061例直腸癌術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別為47.2%及40.3%,324例結腸癌術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別為54.6%及53.9%。綜合目前國內報道結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為67%~84%。日本資料表明,20世紀90年代以后Ⅰ、Ⅱ期與Ⅲ、Ⅳ期的比值已達到1.2∶1,國內20世紀80年代的資料顯示僅為0.76∶1。天津醫(yī)科大學腫瘤醫(yī)院1990~2000年1675例結腸癌Ⅰ、Ⅱ期與Ⅲ、Ⅳ期的比值為0.957,較80年代有明顯提高,但是與國外仍有差距。對于女性以及沒有疼痛癥狀的病人,生存期有延長的趨勢。局部再次出現(xiàn)復發(fā)的幾率在術后1年、3年及5年分別為24%、41%、47%。結腸癌肝轉移可以手術切除的病人,術后2年、3年及5年生存率均較以前有明顯提高。而影響其預后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方面:①原發(fā)癌病理分期;②肝轉移病灶的范圍;③肝轉移伴肝外轉移者;④肝轉移癌的數(shù)目;⑤肝切緣距腫瘤邊緣的距離;⑥原發(fā)癌切除后無瘤間隔期;⑦肝切除前血清CEA水平。過去一般認為,同時多發(fā)結腸癌的預后較單發(fā)結腸癌差,但近期國內外很多報道說明如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行根治性切除的同時多原發(fā)結腸癌,其預后仍較好。異時性多原發(fā)結腸癌如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得到根治性切除者,預后不比單發(fā)癌差甚至優(yōu)于單發(fā)癌者。由于防癌知識的普及,現(xiàn)代檢測手段及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結腸癌的治愈率已有所提高。

      影響結腸癌的預后因素可以概括為臨床因素和生物學因素。

      1.臨床因素

      (1)年齡:一般認為年齡小的結腸癌患者預后差,尤其是30歲以下的青年患者為著。具體分析表明青年人臨床癥狀不明顯,確診時絕大多數(shù)為Ⅲ、Ⅳ期病例,手術根治的幾率相對較低。國內資料顯示,無淋巴結轉移的Ⅰ、Ⅱ期癌患者5年生存率與中老年組相似,生存率均在80%~85%之間;但在淋巴結有轉移的Ⅲ、Ⅳ期病人,青年組的5年生存率18%~28%,老年組可達45%~65%。由于青年人結腸癌病期晚,其黏液癌和分化差的癌占的比例較大,淋巴結轉移和鄰近臟器的侵犯者居多,增加了治療難度,雖應用綜合治療手段,總的5年生存率仍較低。30歲以下組中預后最差的低分化腺癌和黏液細胞癌分別占27%和43.5%,而30歲以上組中兩者僅占6.3%和5.5%。由于黏液腺癌惡性程度高,因此向腔內發(fā)展前就已存在向腸壁和遠處的浸潤轉移。但對于那些病期較早的黏液腺癌,Ⅰ、Ⅱ期、無淋巴結轉移及局部廣泛浸潤者,與其他分化較好的癌預后相比無顯著差異。國內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30歲以下患者5年生存率為31.9%,65歲以上者為69%。即便是同一分期的病變,年輕患者的預后也比老年患者差。對于青年期結腸癌若能在Ⅰ、Ⅱ期診斷和手術,其預后仍然較好,若已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后較差,故青年期的結腸癌早期診斷尤其重要。國內青年期結腸癌的5年生存率比國外高,國內5年生存率為30%~65%,而國外僅為16.7%~67.8%。但應注意,40歲以后結腸癌的發(fā)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2)性別:一般認為,男女由于解剖生理差異,預后有所不同,男性預后較女性差。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743例結腸癌多因素分析顯示,65歲以上組女性5年生存率明顯優(yōu)于男性(69%,60%,P<0.01)。這一現(xiàn)象在直腸癌中表現(xiàn)更加明顯。結腸癌病例中,女性患者的10年生存率略高于男性。

      (3)發(fā)病部位:結腸癌的發(fā)病部位也影響預后,一般認為距肛門愈遠,預后愈好。結、直腸癌的中位生存時間分別為80.19±1.87個月和72±6.48個月,前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均高于后者15個百分點。在有淋巴結轉移的Dukes C期病人中結腸癌預后明顯優(yōu)于直腸癌。

      (4)病程:患者的癥狀主要根據(jù)其本人的主述,缺乏客觀指標。一般認為無癥狀(普查發(fā)現(xiàn)等)患者的預后顯著優(yōu)于有癥狀者。出現(xiàn)臨床癥狀后病程的長短亦與預后有一定關系,病程愈長,病灶發(fā)展愈嚴重,預后愈差。多數(shù)是由于誤診造成病程的延長,給腫瘤生長造成了時間上的條件,加之腫瘤細胞倍增時間短,造成病情發(fā)展迅速,使大部分結腸癌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颊甙Y狀期不足30天、1~3個月、3~6個月、6~12個月以及1年以上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別為56.81%、50.36%、33.91%、34.53%和23.37%(P=0.0943)。在有癥狀的患者中,僅表現(xiàn)為出血者術后生存率要高于出現(xiàn)其他癥狀的患者。當結腸癌患者出現(xiàn)梗阻和穿孔的時候,其預后要比沒有出現(xiàn)梗阻穿孔的患者差。結腸癌患者病期晚則預后差,周圍神經受侵犯、直腸周周脂肪組織的浸潤以及血管內腫瘤栓塞等均為預后不良的因素。

      (5)腫瘤的直徑:腫瘤直徑越大,預后越差。有資料顯示腫瘤直徑小于4cm、4~8cm及大于8cm的3組間預后具有顯著的差異。同樣,全周環(huán)狀生長及在腸腔內形成狹窄出現(xiàn)不同程度腸梗阻者,其淋巴及血行轉移的機會明顯增加,以及腫瘤的浸潤固定均可影響預后。青年人結腸癌侵犯周徑超過1/2周者明顯多于中老年人,大多數(shù)患者就診時已侵犯漿膜或外膜,因此預后相對較差。

      (6)圍術期輸血:一般認為輸血可以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增加術后感染性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天津腫瘤醫(yī)院1組結腸癌資料的單因素分析顯示,圍術期未輸血和輸血400ml及輸血>800ml組間患者生存率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圍術期輸血,可能會增加術后復發(fā)的危險,其原因可能是輸血有抑制免疫的作用。輸血對于局部復發(fā)的影響要比對遠處轉移的影響大。

      (7)腫瘤的病理類型:有人將結腸癌組織類型分為3大組:高分化組(高分化腺癌和乳頭狀腺癌)、中分化組(中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低分化組(印戒細胞癌和未分化癌),其5年生存率分別為70.3%、49.6%和26.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天津腫瘤醫(yī)院1組1675例結腸癌病例的單因素分析證實,腫瘤的病理類型是影響患者預后的極顯著因素。多因素分析證實,病理類型是直腸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一般認為黏液癌和低分化癌多呈浸潤性生長,以單個的癌細胞及小的癌巢彌散于組織間隙,具有很強的向周圍組織及血管、淋巴管的浸潤能力,容易發(fā)生遠處轉移,預后差。但對于那些病期較早的黏液腺癌,即Ⅰ、Ⅱ期癌無淋巴結轉移者,與分化較好癌的預后無顯著差異,5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老年人結腸癌的組織類型中,由于腫瘤細胞的倍增時間較長,腫瘤生長速度較緩慢,發(fā)生侵及血管、神經、淋巴管的幾率較低,是其預后較好的主要原因。

      (8)腫瘤的病理分期:在眾多因素中,腫瘤的病理分期是影響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淋巴結轉移是1個重要的預后因素。有些學者認為,受侵淋巴結的位置對預后的影響要比受侵淋巴結的數(shù)量大許多。但這并不意味著遠處淋巴結轉移對預后不起作用。

      (9)腫瘤的根治程度:單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顯示腫瘤的根治程度是影響患者預后的非常顯著的獨立因素。從對直腸癌病例的分析中發(fā)現(xiàn),在手術過程中應該盡力避免R1術爭取達到R0(鏡下完全切除腫瘤)。必要時可以采取聯(lián)合臟器切除,以求達到R0要求。天津腫瘤醫(yī)院1組結腸癌資料結果顯示,通過聯(lián)合臟器切除,患者的療效遠優(yōu)于R1和R2術。Galandiuk等對結腸癌行根治術后復發(fā)的方式進行了總結,發(fā)現(xiàn)直腸癌的局部復發(fā)率要高于結腸癌,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在盆腔的狹小空間內行廣泛切除較困難有關。

      2.生物學因素

      (1)癌胚抗原(CEA):結腸癌患者術前CEA水平隨腫瘤的臨床分期而升高,術前CEA值是影響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術后CEA水平再度升高者,腫瘤復發(fā)的危險極高,依據(jù)CEA引導2次探查手術時,95%的病例可以發(fā)現(xiàn)復發(fā)病灶。

      (2)DNA異倍體:結腸癌標本中DNA異倍體的含量與腫瘤的分化程度及臨床病理分期呈負相關。腫瘤分化越差,分期越高,異倍體含量越高。異倍體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9%。

      (3)其他生物學因素: YKL-40是18醣基水解酶家族成員之一。屬于生長因子,能刺激內皮細胞的遷徙,YKL-40同時也在炎癥及結締組織退化過程中發(fā)揮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血清中YKL-40的水平升高預示著患者愈后不良。多因素分析顯示,YKL-40升高是影響結腸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因此,YKL-40可以作為監(jiān)測患者術后復發(fā)轉移的重要指標之一。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陽性患者手術后生存率高于Pgp陰性者。另外,腫瘤組織內精胺(spermine)水平影響腫瘤的生物學行為,也是結腸癌患者的預后影響因素。

      進展期結腸癌患者血漿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顯著增高,可以作為預后預測指標。VEGF高的病例需要包括化療和生物治療在內的進一步輔助治療。腫瘤內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crovessel density)與顯著的淋巴細胞浸潤有高度的相關性,因此可以間接作為結腸癌的預后指標。

      多原發(fā)結腸癌進展較緩慢,無論同時癌或異時癌,預后均較好??偟恼f來,同時癌的5年生存率與單發(fā)結腸癌相仿,而異時癌5年生存率則好于單發(fā)結腸癌。國內報道同時癌術后5年生存率為35.7%~70%,異時癌術后5年生存率為84.6%~93%。異時癌的預后好于同時癌,第1癌和第2癌的時間間隔越長則預后越好。而同時癌患者預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屬晚期。所以,提高同時癌的早期診斷率,并對異時癌盡量爭取再行根治性手術,是改善多原發(fā)結腸癌預后的行之有效的途徑。

      治療

      結腸癌治療前的注意事項

      結腸癌是世界死因順位中列第3位的腫瘤,盡管結腸癌的治療手段有很大進展,但多年來晚期結腸癌的5年生存率并無多大改觀。因此,結腸癌預防的意義愈顯重要。

      根據(jù)癌變過程的多階段理論。結腸癌的發(fā)生也經過啟動(initiation)、促癌(promotion)和進展(progression)3個階段。在形態(tài)上則表現(xiàn)為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浸潤轉移。如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變?yōu)槟P停Y腸癌的自然史可長達10~35年。這就為結腸癌的預防提供了極有利的機會。根據(jù)結腸癌自然史的各個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干預措施,我國制定出以下預防策略(圖12)。

      1.一級預防:在腫瘤發(fā)生之前,消除或減少大腸黏膜對致癌劑的暴露,抑制或阻斷上皮細胞的癌變過程,從而防止腫瘤的發(fā)生。這些措施包括飲食干預、化學預防和治療癌前病變。

      (1)飲食干預:英國學者Burkitt早就指出結腸癌是一種“現(xiàn)代病”,與現(xiàn)代生活方式和飲食類型有關。大量流行病學研究,特別是移民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結腸癌的發(fā)病與能量攝入過多、肥胖、過多飽和脂肪酸攝入、體力活動減少,膳食纖維和微營養(yǎng)素(維生素A、E、C,微量元素硒和鈣)攝入不足有關。

      在飲食干預方面,對膳食纖維的研究最多。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Burkitt發(fā)現(xiàn)結腸癌在非洲黑人中十分罕見,而非洲原著民的飲食中含有大量食物纖維,于是他提出高纖維飲食是結腸癌保護因子的假設。其后大量研究認為膳食纖維可以稀釋或吸收糞便中的致癌物,加快食物殘渣在腸道的通過時問,從而減少了腸黏膜對食物中致癌物的暴露。同時膳食纖維還可通過改變膽酸的代謝,降低結腸的pH值,并增加短鏈脂肪酸的產生,從而起到對結腸癌的保護作用。

      早期的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均顯示,隨著攝入量的增加,膳食纖維對結腸癌的保護作用也相應增強。如Howe匯集了總數(shù)為5287例患者和10470名對照的13個病例對照研究的資料,發(fā)現(xiàn)其中12個研究均支持膳食纖維攝入與結腸癌發(fā)病的負相關;同時還發(fā)現(xiàn)經調整混雜因素后維生素C和β胡蘿卜素的攝入與結腸癌發(fā)病只有很小的負相關性。

      鑒于前瞻性臨床干預試驗中,如以結腸癌的發(fā)生作為“終點指標”(end-point)則需長期隨訪才能得出明確結論,故有人主張用癌前病變-腺瘤的發(fā)生(或復發(fā))作為結腸癌危險度的評價指標,而近年來更提倡用一些“中間指標”(intermediate markers)來評價干預的效果,以期大大縮短干預試驗所需的時間。

      最常用的中期指標為直腸黏膜隱窩氚標記胸腺嘧啶核苷(HTdR)摻入指數(shù)(LI),該指數(shù)反映了細胞的增殖狀態(tài),研究證實LI與結腸癌危險性相關,已廣泛用于飲食干預試驗的評價。近年來又建立了檢測溴化脫氧尿嘧啶核苷(Br-UdR)摻入率和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組化試驗,這些試驗無需用放射性核素同樣可反映細胞的增殖狀況。其他一些用于評價的中間指標包括鏡檢發(fā)現(xiàn)異常隱窩和微腺瘤以及蛋白激酶C(PKC)和鳥氨酸脫羧酶(ODC)活性等。

      如Alberts等對1組17名結腸癌手術后無瘤患者在飲食中添加13.5g/d麥麩纖維,以直腸隱窩LI為指標,觀察到LI高的8例中有6例LI明顯下降,全組總下降率為22%(P<0.001);Reddy等發(fā)現(xiàn)添加10g/d麥麩或纖維素可有效降低糞便的致突變活性和次級膽酸濃度,而燕麥麥麩則無此作用。Decosse等在對58例FAP患者做的1項為期4年的隨機對照飲食干預試驗中,發(fā)現(xiàn)高纖維(>11g/d麥麩)可減少腺瘤的復發(fā),而維生素C(4g/d)和維生素E(400mg/d)則無此作用。

      但是近年來完成的大樣本前瞻性試驗未能證實膳食纖維的保護作用。Schatzkin等報道,對2079名有結腸癌病史的患者隨機分成2組,一組予以飲食咨詢并接受低脂高纖維膳食,另一組保持常規(guī)飲食也不予以咨詢,1~4年后結腸鏡發(fā)現(xiàn)2組患者的結腸腺癌復發(fā)率無差異。Albert等近期在美國Arizona完成的1項隨機對照研究顯示,1429名有大腸腺瘤史的患者分別給予低纖維(添加2.0g麥麩/d)和高纖維(添加13.5g麥麩/d)飲食,而2組患者的大腸腺瘤復發(fā)率相同。Fuchs和Giovannucci等所作的1項大樣本前瞻性隊列研究也支持以上結果。這是1項從1976年開始的對美國121700名注冊護士(全部女性)所做的健康調查。從1980年起以調查表形式,調查每名婦女的飲食情況,對其中88757名符合研究標準的對象(34~59歲),隨訪至1996年。16年中這組研究對象中共發(fā)生結腸癌787例,對27530人做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大腸腺瘤1012例。對以上資料進行分析,經調整年齡、總能量攝入和其他已知危險因子后,發(fā)現(xiàn)膳食纖維攝入與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無相關性,纖維攝入最高和最低20%分位相比,結腸癌相對危險度為0.95(95%CI:0.73~1.25),同樣也未發(fā)現(xiàn)膳食纖維的攝入量與結腸癌的發(fā)生有相關性。

      英國牛津的Cochrane中心,收集了到2001年10月為止所有用膳食纖維作干預的隨機對照研究,用系統(tǒng)檢查(systemic review)和meta分析法評價了膳食纖維對降低大腸腺瘤的發(fā)生和復發(fā),以及對結腸癌發(fā)生的保護作用。符合分析標準的臨床試驗共5項,包括4349名研究對象,分析發(fā)現(xiàn)用飲食添加麥麩或高纖維綜合飲食干預2~4年,干預組與對照組結直腸腺瘤發(fā)生的相對危險度(RR)為1.04(95%CI:0.95~1.13),危險度差異(RD)為0.01(95%CI:0.02~0.04)。作者的結論是“到目前為止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尚無足夠證據(jù)支持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在2~4年中可減少結直腸腺瘤的發(fā)生或復發(fā)。

      由于飲食中各營養(yǎng)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十分復雜,飲食的類型比具體成分更為重要,而飲食干預往往并非因單一因素的添加所能奏效的。加之,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飲食干預也是一項行為學干預,膳食纖維及其他膳食成分的保護作用需要用更科學、更嚴格的設計和長期的前瞻性研究來驗證。

      (2)化學預防(chemoprevention):化學預防是近些年提出的腫瘤控制的新概念,是指用1種或多種天然或合成的化學制劑即化學預防劑(chemopreventive agent,CPA)防止腫瘤的發(fā)生。從廣義上說飲食干預也是一種化學預防,因其通過改變飲食習慣實現(xiàn),故也可看作是一種行為學的干預。化學預防劑可通過抑制和阻斷致癌劑的形成、吸收和作用來預防腫瘤的發(fā)生及阻抑其發(fā)展。

      根據(jù)Vogelstein的結腸癌癌變模型,結腸癌從正常黏膜,經一系列的分子生物學事件,以腺瘤為中間階段,最終惡變而完成,而化學預防劑可在不同階段阻遏或逆轉腺瘤的發(fā)生或抑制其進展為惡性病變(圖13)。

      ①阿司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阿司匹林與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是研究最廣泛的結腸癌化學預防劑,其主要機制是通過不可逆的乙?;透偁幮砸种骗h(huán)氧化酶-1和環(huán)氧化酶-2(COX-1和COX-2),從而阻斷前列腺素的合成,促進腫瘤細胞凋亡,并抑制腫瘤血管形成。Thun等1991年報道,對662424人在1982~1989年間服用阿司匹林的情況做調查,不經常服用者相對于不用者,其死于結腸癌的危險性男性為0.77,女性為0.73,而經常服用者男女性死于結腸癌的危險性則分別進一步降低至0.60和0.58。在1項對47900名醫(yī)護人員為期2年的隨訪調查發(fā)現(xiàn),如根據(jù)單次調查確定的經常服用阿司匹林者,結腸癌的相對危險性為0.68,而根據(jù)3次以上調查確定的“經常服用者”,其相對危險性進一步降低為0.35。在Giovannucci等的護士健康調查也發(fā)現(xiàn)89446名女護士中經常服阿司匹林者結腸癌的危險性為0.62,而服用20年以上者危險性進一步降為0.56。

      但阿司匹林預防結腸癌發(fā)生的作用未能被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所證明。在1項對22071男性醫(yī)務人員所做的用阿司匹林預防冠心病的試驗中,同時分析了阿司匹林與結腸癌的關系,資料顯示試驗組和對照組在結腸癌、結腸息肉或原位癌發(fā)生方面無明顯差異,據(jù)分析這可能與阿司匹林劑量低,連續(xù)服用時間短或隨訪時間不夠有關。

      關于非阿司匹林NSAID類對結腸癌保護作用的報道較少,最近有1項大樣本的回顧調查發(fā)現(xiàn),104217名65歲以上老人,從醫(yī)療救助(Medicaid)處方服用非阿司匹林類NSAID的資料分析,其患結腸癌的相對危險度為0.61,當然,其作用還應由設計嚴密的前瞻性研究來證實。

      葉酸:葉酸是飲食中的微量營養(yǎng)素,在蔬菜和水果中含量豐富,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高葉酸攝入的人群結腸癌發(fā)病率低,而葉酸攝入減少(往往見于大量飲酒者)則增加患結腸癌和大腸腺瘤的危險。研究顯示含大量葉酸的飲食對結腸癌的發(fā)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男性RR=0.78,女性RR=0.91),而將葉酸添加到飲食中效果更為明顯(男性RR=0.63,女性RR=0.66)。在Giovannucci的護士健康調查中婦女每天攝入400μg以上葉酸,對結腸癌的保護作用十分明顯(RR=0.25),但該保護作用要在使用15年后才能顯現(xiàn),提示葉酸是在結腸癌變的早期發(fā)揮作用。


      在人體所作的病例對照和隊列研究多數(shù)顯示高鈣飲食與鈣添加劑的應用與結腸癌和大腸腺瘤的發(fā)生呈負相關,但只有部分結果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主要原因可能是對鈣攝入量估量不精確,或與其他飲食因素有混雜作用有關。近年Baron等報道,930例有大腸腺瘤史的患者隨機分成服用鈣添加劑(3g/d碳酸鈣,含1.2g成分鈣)或安慰劑2組。研究開始后1年和4年分別做結腸鏡檢查,服鈣片組腺瘤發(fā)生率有一定的下降,與安慰劑組差異顯著(RR=0.85),而且,鈣添加劑的保護作用在服藥后1年即可觀察到。

      ④雌激素:近20年來美國男性結腸癌死亡率呈下降趨勢,而女性更為明顯,一種解釋是女性在更年期后廣泛應用激素替代療法。雌激素預防結腸癌的機制可能與減少次級膽酸產生,降低胰島素生長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或直接作用于腸黏膜上皮有關。

      Calle等報道,應用激素替代療法的婦女結腸癌死亡率明顯下降(RR=0.71),而連續(xù)應用11年以上者更為顯著(RR=0.54)。在護士健康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類似的結果(RR=0.65),但在停藥后5年激素的保護作用消失。近年來發(fā)表的2項meta分析的結果也顯示激素替代療法可使患結腸癌的危險度總體下降20%。以上觀察提示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可能發(fā)生在結腸癌變后期。

      ⑤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多年來一直認為蔬菜和水果中的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可降低結腸癌的發(fā)生率,但是多項前瞻性研究并不支持這一假設。如護士健康研究,醫(yī)生健康研究等均未發(fā)現(xiàn)在飲食中添加β胡蘿卜素,維生素A、B、D或E對結腸癌變的保護作用。

      在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中,864名有大腸腺瘤史患者分別予以安慰劑,β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E以及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E合用。1年及4年后做結腸鏡檢查,未發(fā)現(xiàn)4組對象在腺瘤發(fā)生方面有差異。

      (3)治療癌前病變:一般認為結腸癌的癌前病變包括腺瘤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和Crohn病等,而腺瘤與結腸癌的關系尤為密切。流行病學、動物實驗以及臨床和病理研究證實絕大多數(shù)結腸癌是由腺瘤癌變而來,特別是大的、絨毛狀的和有重度非典型增生的腺瘤癌變的可能性更大。根據(jù)Morson的研究,大腸腺瘤如未摘除,則5年內有4%的患者可發(fā)生結腸癌,而10年內則有14%可癌變。Stryker等也證明,未經治療的大腸腺瘤患者20年內其結腸癌的發(fā)生率可高達24%。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治療大腸腺瘤是防止和減少結腸癌發(fā)生的理想途徑。 Gilbertsen從50年代開始對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每年1次做乙狀結腸鏡(硬鏡)檢查,發(fā)現(xiàn)息肉則予以摘除,25年間共有18158人受檢,在受檢人群中僅發(fā)生13例低位結腸癌,且均為早期,比預期應發(fā)生的75~80例減少85%。1976年Lee分析了美國25年間結直腸癌發(fā)生率的變化趨勢發(fā)現(xiàn),結腸癌發(fā)病率明顯上升而直腸癌卻下降了23%,在50年代直腸癌占結腸癌的55%,而70年代僅為30.7%。其認為直腸癌減少的原因很可能是廣泛開展乙狀結腸鏡檢查,對發(fā)現(xiàn)的低位腺瘤積極治療的結果。

      國內浙江醫(yī)科大學1977~1980年間對海寧市30歲以上人群做結腸癌普查,兩次篩檢共完成15cm直腸鏡檢查238 826例,發(fā)現(xiàn)低位大腸息肉4076例,對其中1410例腺瘤手術摘除。到1998年為止共做了6次直腸鏡或60cm纖維乙狀結腸鏡檢(1988年后)隨訪,對檢出的息肉均予摘除治療,根據(jù)海寧市腫瘤登記資料,該市1992~1996年平均直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分別比1977~1981年下降41%和29%。

      但是摘除癌前病變對結腸癌預防的價值還有待于更嚴格的臨床試驗來證實。為此美國的NCI資助了由Sloan-Kettering紀念腫瘤中心等7個單位參加的1項多中心前瞻性臨床試驗(National Polyp Study,NlPS)。進入NPS的為1980~1990年間做全結腸鏡的9112名病人,符合研究條件的腺瘤患者為2632人,對其中1418人摘除腺瘤后隨機分成2組按不同的檢查頻度進行隨訪,隨訪時做全結腸鏡和鋇劑灌腸,平均隨訪時間為5.9年,其間僅發(fā)現(xiàn)5例無癥狀早期結腸癌(息肉癌變),而無浸潤性結腸癌。與有息肉史病人而未做手術摘除的2個參照組相比,該組患者結腸癌發(fā)病率分別降低90%和88%。與一般人群相比,該組結腸癌的發(fā)病率也下降76%。該研究充分支持大腸腺瘤可發(fā)展為大腸腺癌的觀點,更證明對癌前病變的治療可預防結腸癌的發(fā)生。

      2.二級預防 對結腸癌的高危人群進行篩檢,以期發(fā)現(xiàn)無癥狀的臨床前腫瘤患者。實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人群病死率。由于篩檢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早期結腸癌,也可發(fā)現(xiàn)結腸癌的癌前病變――腺瘤性息肉,使之得以及時治療,以防止癌變的發(fā)生。從這個意義上說,篩檢既是結腸癌的二級預防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級預防手段。

      結腸癌的自然史較長,從癌前病變發(fā)展到浸潤性腫瘤要經過多次基因的缺失、突變等分子生物學事件,據(jù)估計需10~15年,這就對篩檢發(fā)現(xiàn)早期病變提供了機會。早期結腸癌預后良好,據(jù)美國NCI疾病監(jiān)測(SEER)資料顯示1978~1983年的59537例結腸癌中,原位癌的5年生存率為94.1%,局部病變(Dukes’A)為84.6%,而有遠處轉移時則下降到5.7%(表5)。

      國內上海腫瘤醫(yī)院1385例結腸癌中DukesA、B、C、D各期5年生存率分別為93.9%,74.0%,48.3%和0.31%。但是一般臨床病例中A+B期所占比例往往僅40%左右,而C+D期高達60%。Armitage報道在英國大多數(shù)醫(yī)院中Dukes’A期僅占6%。由于早期結腸癌多為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現(xiàn)已肯定通過篩檢可增加早期病例的檢出率,同時可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以及時處理,從而減少結腸癌的發(fā)生。由此推斷,結腸癌的篩檢有可能降低人群的病死率。美國自1973~1995年結腸癌病死率下降20.5%,發(fā)病率下降7.4%,特別是1986年后下降速率加快,一般認為這可能是與廣泛開展結腸癌篩檢和結腸鏡摘除發(fā)現(xiàn)的息肉有關,不大可能是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的結果。

      最近美國NCI、美國預防服務工作委員會(United States 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USPSTF)以及美國消化病協(xié)會(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對結腸癌篩檢常用手段,包括:肛門指檢、糞便隱血試驗、乙狀結腸鏡、氣鋇灌腸和結腸鏡的應用作了評價,這是迄今為止對結腸癌篩檢是否有效的證據(jù)作的最權威最全面的回顧。

      (1)肛門指診:肛門指診簡單易行,可查距肛門8cm內的直腸,國人結直腸癌約有30%在此范圍內,但歐美結直腸癌中僅10%可為肛門指診查及。國內海寧市結腸癌普查乙狀結腸鏡(15~18cm)的息肉檢出率為1.7%,而肛門指診僅為0.17%。加之大規(guī)模檢查時檢查者指端腫脹感覺失靈,造成檢出率下降。美國的1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病例選擇1971~1986年間45歲以上死于遠端直腸癌的病人與對照組相比在診斷前1年接受肛門指診的比率2組間無差異(OR=0.96)。因此肛門指診作為篩檢手段作用有限,但臨床上是對有癥狀者做全身體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糞便隱血試驗:腸道不顯性出血是結腸癌及大腸腺瘤最常見的早期癥狀,自1967年Greegor首先用FOBT篩檢結腸癌以來,由于其經濟、簡便、安全,F(xiàn)OBT一直是應用最為廣泛的結腸癌篩檢手段,現(xiàn)有的潛血試驗的方法主要為化學法和免疫法。

      化學法中以愈創(chuàng)木酯試劑Hemoccult Ⅱ(Smith Kline Diagnostics)應用最廣、研究最多。它是利用血紅素的類過氧化物酶活性在H2O2存在下與愈創(chuàng)木酯反應產生藍色;因此動物血、紅肉及一些蔬菜如紅蘿卜、蕪菁、花椰菜和某些藥物如鐵劑,非甾體解熱止痛藥等也能產生假陽性反應。一般認為正常人每天腸道生理性出血量小于2ml,而HemoccultⅡ的檢測敏感性為4~6ml/100g糞便,故FOBT陽性則提示為病理性出血。Ransohoff和Lang對FOBT作系統(tǒng)評價發(fā)現(xiàn):單次未水化的FOBT篩檢結腸癌的敏感性為40%,特異性96%~98%,水化后敏感性增加到50%~60%,但特異性下降至90%,最近Lieberman等報道水化FOBT篩檢結腸癌敏感性為50%(95%CI:30%~70%),對癌和癌前病變(大的絨毛狀伴非典型增生的腺癌)敏感性為24%(95%CI,19%~29%),特異性為94%(95%CI,93%~95%)。西方國家50歲以上人群中在控制飲食條件下FOBT陽性率為2%,在FOBT陽性者中,約10%為結腸癌,30%為息肉。然而,在我國普查的正常人中化學法FOBT(聯(lián)苯胺法)的假陽性率可高達12.10%(23706/206125),大大限制了其應用價值,這可能與國人其他消化道出血疾病如胃炎、胃潰瘍、胃癌及痔患病率高有關。

      FOBT篩檢結腸癌的最早的臨床試驗是1975~1985年由Sloan-Kettering紀念癌癥中心主持,21756名40歲以上無癥狀者參加篩檢,隨機分篩檢組和對照組,在檢出的結腸癌中,篩檢組65%為Dukes’A和B期,而對照組僅33%;篩檢組10年生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經隨訪10年后篩檢組結腸癌病死率比對照組下降43%(P=0.053)。該研究顯示了早癌比例提高,生存期延長和結腸癌死亡下降的一致性。對于FOBT用于篩檢結腸癌可以降低結腸癌病死率效果,已至少被3項設計良好的大規(guī)模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所證明(表6),屬Ⅰ類證據(jù),故USPSTF將其先定為A類推薦意見(即強烈推薦)用于人群篩檢。

      (3)免疫法:FOBT是70年代末發(fā)展起來的,利用血紅蛋白與相應抗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避免了化學法需限制飲食的缺點,提高了篩檢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國內浙江醫(yī)科大學于1987年研制成功反向間接血凝法(RPHA-FOBT)藥盒,在浙江省海寧市和嘉善縣對1組3034例有直腸息肉史的高危人群RPHA FOBT篩檢,檢出結直腸惡性腫瘤11例,息肉465例(其中腺瘤195例),以60cm纖維腸鏡為參比標準,證明RPHA-FOBT篩檢結腸癌的敏感性為63.6%,特異性為81.9%,Youden指數(shù)為0.46,均優(yōu)于化學法。該研究也顯示RPHA-FOBT篩檢息肉的敏感性僅22.1%,但對惡變傾向大的絨毛狀及管狀絨毛狀腺瘤約有40%的陽性率。在此基礎上,鄭樹等在結腸癌高發(fā)區(qū)嘉善縣對75813名30歲以上者用序貫法進行結腸癌篩檢,RPHA-FOBT的總陽性率為4.2%,在篩出的21例結腸癌中Dukes’A和B期占71.4%。

      美國現(xiàn)有多種免疫法FOBT試劑上市,如Hemeselect,InSure和FlexsureOBT等,均應用抗人血紅蛋白的單克隆或多克隆抗體來檢測糞便隱血。1項用InSure TM試劑對1組240名結腸癌的高危人群的檢測顯示InSureTM用于篩檢結腸癌的敏感性為87%(20/23),對>10mm的腺瘤的敏感性為47.4%(9/19),對1組40歲以上正常人群檢測的特異性為97.9%(88/98),30歲以下正常人群的特異性97.8%(92/94)。研究證明包括InSureTM在內的免疫法FOBT不與肌紅蛋白,動物血紅蛋白反應,不受飲食和藥物干擾,而且對上消化道出血的糞便呈陰性反應。最近,美國癌癥協(xié)會(ACS)結腸癌顧問組評價了現(xiàn)有證據(jù),認為與化學法FOBT相比,免疫法FOBT可以增加篩檢的特異性,在2003年ACS結腸癌篩檢指南中增添了以下的說明:“在檢測糞便隱血方面,免疫法隱血試驗易為病人接受,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優(yōu)于愈木酯法或至少與之相同。”

      (3)乙狀結腸鏡:Gilbertsen早在50年代初開始用乙狀結腸鏡對結腸癌和息肉做篩檢,對18158人定期做了乙狀結腸鏡檢查(25cm硬鏡),經25年隨訪發(fā)現(xiàn),與全國平均數(shù)相比,篩檢組乙狀結腸和直腸癌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由于硬性乙結腸鏡插入困難,病人接受率低,自從1969年發(fā)明光學纖維乙結腸鏡,1976年60cm纖維乙結腸鏡引入臨床以來,現(xiàn)25cm硬鏡已為60cm纖維腸鏡所替代,在美國已有80%以上的家庭醫(yī)師已裝備并使用60cm腸鏡。

      美國的Kaisei健康檢查項目(Kaiser Permanence Multiphasic Health Checkup,MHC)將35~54歲的10713人隨機分成試驗和對照組。在接受篩檢的5156人中,檢出20例結腸癌,其Dukes’A期占60%,隨訪16年后發(fā)現(xiàn)5年生存率為90%,10年生存率為80%;而對照組Dukes’A期僅為48%,10年生存率也為48%。試驗組結腸癌死亡數(shù)明顯小于對照組(分別為12與29)。但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如僅比較在乙結腸鏡所能達到的范圍內結腸癌病死率,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Lieberman等發(fā)現(xiàn),在纖維乙結腸鏡檢出遠端結腸有息肉的患者,70%~80%在近端結腸也有新生物。1項隨機對照試驗發(fā)現(xiàn)在乙結腸鏡檢出息肉的患者,再做全結腸鏡,并摘除發(fā)現(xiàn)的腺瘤后,結腸癌的發(fā)生率下降80%。因此,60cm纖維腸鏡用于篩檢不僅可摘除在內鏡可達范圍內的癌前病變,并可作為做全結腸鏡的指征,從而可降低全部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專家認為如乙結腸鏡發(fā)現(xiàn)息肉,需進一步做全結腸鏡的指征如下:65歲以上患者;絨毛狀或≥1cm或多發(fā)性腺瘤;有結腸癌家族史者。

      據(jù)我國3147例結腸癌統(tǒng)計,82%發(fā)生在脾曲以下,即60cm腸鏡檢可達之處,因此,其應用價值似比西方國家大。浙江醫(yī)科大學腫瘤研究所將60cm纖維腸鏡作為結腸癌序貫篩檢的復篩手段,對初篩出的3162例高危人群做了60cm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結腸癌21例,息肉331例;在對另1組3034例高危對象中用60cm腸鏡檢出大腸惡性腫瘤11例,息肉563例。60cm腸鏡檢查前用甘露醇粉加大量飲水做腸道準備,腸道清潔度滿意或基本滿意者在95%左右,全部6000多例腸鏡檢查無一穿孔。根據(jù)我國的國情,60cm纖維腸鏡還無法用作初篩手段,但是作為1個簡便可行、相對可靠的復篩或診斷措施還是值得大力推廣的。

      目前至少已有2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用乙狀結腸鏡篩檢,可降低結腸癌的病死率,在Selby的研究中用的是乙狀結腸硬鏡檢查,而Newcomb的研究中主要是纖維乙結腸鏡檢查,2項研究均顯示曾做過1次以上乙結腸鏡檢查者比從未做過鏡檢者,死于遠端結腸和直腸癌的危險性降低70%~90%。

      Thiis-Evensen等報道,1983年從挪威一般人群中抽取799名對象,隨機分成乙結腸鏡篩檢組和對照組,篩檢組中81%接受了乙結腸鏡檢,如發(fā)現(xiàn)息肉再做全結腸鏡。13年后(1996),2組中有451人(71%)接受全結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篩檢組和對照組間息肉發(fā)生率無差異,但篩檢組高危息肉(≥1cm,有非典型增生者)發(fā)生率似低于對照組(RR=0.6,95%CI:0.3~1.0,P=0.07),另據(jù)登記篩檢組發(fā)生2例結腸癌而對照組為10例(RR=0.2,95%CI:0.03~0.95)。但由于篩檢組總體死亡率大于對照組(主要由于心血管疾病死亡),難以得出乙結腸鏡篩檢有利于降低結腸癌病死率的結論。目前,在英國和美國有2項乙狀結腸鏡篩檢結腸癌的隨機對照人群試驗正在進行之中。盡管乙狀結腸鏡篩檢結腸癌的效果尚缺乏可靠的證據(jù),但ACS和USPSTF仍將60cm纖維腸鏡檢查推薦為結腸癌篩檢的主要手段之一。

      (4)全結腸鏡:單獨用全結腸鏡做結腸癌篩檢降低結腸癌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尚無臨床試驗的結果證實,但全結腸鏡往往與其他篩檢手段,如FOBT或乙狀結腸鏡合用,對于降低結腸癌發(fā)病和死亡的效果是明確的。Lieberman和Imperiale的研究均顯示在脾曲以上檢出有進展性新生物(≥1cm直徑,絨毛狀伴非典型增生的腺瘤及癌)的患者中有一半并無遠端結腸及直腸息肉,提示用全結腸鏡作為篩檢手段的必要性。但是結腸鏡費用昂貴,準備繁復,病人接受程度差,且有一定的并發(fā)癥率(嚴重并發(fā)癥率穿孔出血約0.3%,病死率約1/20000),故單用結腸鏡做篩檢的合理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5)氣鋇雙重對比灌腸:盡管ACS推薦意見中把每5年做1次氣鋇雙重對比灌腸(DCBE)作為結腸癌篩檢手段,但沒有研究證明DCBE對降低結腸癌發(fā)病和死亡有效。Winawer等用全國息肉研究的資料,以全結腸鏡檢查的結果為金標準,對DCBE作評價,發(fā)現(xiàn)對<0.5cm的息肉DCBE的敏感性為32%,0.6~1cm的息肉為53%,對>1cm的息肉(包括2例癌性息肉)為48%,而DCBE的特異性為85%。DCBE的敏感性雖較低,但可檢查全結腸,并發(fā)癥率低,廣泛為醫(yī)務人員和病人接受,故仍可作為結腸癌篩檢手段之一。

      (6)其他技術:針對近年來出現(xiàn)的檢測結腸癌和腺瘤性息肉的新技術,美國癌癥協(xié)會結腸癌顧問組(ACS Colorectal Cancer Advisory Group)于2002年4月召開研討會,對CT結直腸成像術、免疫法糞便潛血試驗、糞便分子標志以及膠囊錄像內鏡在結腸癌篩檢中的效果進行評價并得到一致意見。

      CT結直腸成像術(CT Colonography)又稱虛擬結腸鏡(virtual colonoscopy)始出現(xiàn)于1994年,是利用螺旋CT快速多重掃描,對結腸內部結構作二維或三維成像,模擬結腸鏡的結果,但避免了結腸鏡的侵入性操作。據(jù)美國多個中心研究結果顯示對于>1cm的息肉CT結直腸成像術的敏感性接近90%,而對<0.5cm者則下降到50%左右,而對結腸癌的敏感性則為100%而且無假陽性。

      結腸癌變過程涉及多基因突變,腫瘤細胞及其前體細胞中突變的DNA脫落排出,用PCR技術擴增便可從糞便中檢出。用糞便中突變DNA作為分子標記檢測結腸癌是近年來發(fā)展的新技術。EXACT公司研發(fā)的突變DNA檢測試劑盒,檢測包括K-ras,APC,p53基因上結腸癌常見的15個突變位點及在微衛(wèi)星不穩(wěn)定標記bat-26上的突變點。在1項小樣本的雙盲試驗中61例對象包括22例結腸癌,11例大腺瘤和128名正常人。糞便突變DNA對結腸癌的敏感性為91%,腺瘤的敏感性為82%,特異性為93%,如不包括K-ras突變,則腸癌的敏感性不變,腺瘤下降為73%,而特異性則上升為100%。

      顧問小組回顧了這些新技術并得出一致結論:CT結直腸成像術和糞便突變DNA檢測是有前景的新技術,但目前尚無足夠證據(jù)推薦其為篩檢手段,對于免疫法潛血試驗則認為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優(yōu)于或等于化學法,同時對患者而言使用更為方便。對于膠囊錄像內鏡(capsule video endoscopy),因其設計限于檢查上消化道和小腸,并不適合于結腸癌和息肉的檢查。

      (7)篩檢方案:1980年美國癌癥協(xié)會(ACS)提出結腸癌篩檢指南,后雖經多次修改,但基本要點并無改變。針對結腸癌的高危人群美國胃腸病學會(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提出結腸癌危險度分層篩檢方案(圖14)。

      ①鑒于我國結腸癌發(fā)病率相對低,發(fā)病年齡提前,衛(wèi)生資源有限,ACS的方案難以在中國推行。在以往工作基礎上鄭樹等提出結腸癌的序貫法人群篩檢模式(圖15)。

      A.用調查表作結腸癌危險度數(shù)量化評估,計算出每一受檢對象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度AD值,以AD≥0.3為陽性閾值;同時對受檢對象做RPHA FOBT,以此2項初篩出高危人群。

      B.對高危人群用60cm纖維腸鏡做復篩。

      C.60cm腸鏡陰性者用FOBT隨訪,F(xiàn)OBT持續(xù)陽性則推薦做全結腸鏡和(或)氣鋇雙重造影。

      ②用此模式在結腸癌高發(fā)現(xiàn)場嘉善縣30歲以上75 813人中,篩出高危人群4299人,完成60cm腸鏡3162例(73.6%),檢出結腸癌21例,其中結腸癌占62%,Dukes A+B期占71.4%。在該方案推廣的基礎上,檢查者又提出進一步優(yōu)化的方案:

      A.篩檢對象≥40歲。

      B.有以下1項者應作60cm纖維腸鏡檢查:RPHA FOBT陽性;一級親屬患結腸癌史;本人以往有癌腫史;有2項以上下列癥狀者,如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腹瀉,腸息肉史,慢性闌尾炎,精神刺激史。

      C.如60cm腸鏡檢查陰性,F(xiàn)OBT復查陽性,應做全結腸鏡或氣鋇雙重造影。

      算出每一受檢對象罹患結腸癌的風險度AD值,以AD≥0.3為陽性閾值;同時對受檢對象做RPHA FOBT,以此兩項初篩出高危人群。

      D.對高危人群用60cm纖維腸鏡做復篩。

      E.60cm腸鏡陰性者用FOBT隨訪,F(xiàn)OBT持續(xù)陽性則推薦做全結腸鏡和(或)氣鋇雙重造影。

      3.三級預防 對臨床腫瘤患者積極治療,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并延長生存期。

      向全國2萬專家即時咨詢

      我要提問

      更多>>

      推薦專家

      王永多

      王永多 主任醫(yī)師

      重慶三峽中心醫(yī)院

      肛腸科

      擅 長:

      中西醫(yī)結合對肛腸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診治,痔、...[詳細]

      何裕隆

      何裕隆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胃腸胰外科

      擅 長:

      胃腸道良、惡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尤其擅長食道...[詳細]

      李春雨

      李春雨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

      肛腸科

      擅 長:

      擅長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方法對肛腸科常見病和疑難病...[詳細]

      更多>>

      推薦醫(yī)院